-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目录;;第三单元
怡情养性;重点一:积累文言知识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在此
基础上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
内涵,体味语言之美。
2.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
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重点二:培养文化品味
1.注重感知,培养语感,利用书法、绘画
等手法创设文言诗文阅读情境,适度拓
展延伸,提高学习兴趣,丰厚文言底蕴。
2.读写结合,辅以名著阅读及综合性学习
活动,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魅力。; 本单元是初中第三个集中编写的文言
单元,所选文章或描写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桃花源记》),或记述自己徜徉于
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小石潭
记》),或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核舟记》),或吟咏普通百姓的生活
情怀 (《〈诗经〉二 首》)。; 所以这一单元在编写之初,就带有
知识性与人文性的双重价值。希望教师
在指导学生诵读、学习这些传世名篇的
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思
想和志趣,从而陶冶自已的情感和胸怀,
增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
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桃花源记》是 《桃花源》诗前
的序文,大约作于东晋末期,当时战
乱频繁,税赋日多,民不聊生。作者
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男耕女织,
老幼皆安,邻里欢愉,待客如家人,
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 “永州八记”
第四篇,全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
叙了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
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
读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记》虽然也是“记”,但
和前两篇在写法内容上有所不同。它
记的是一件工艺品———核舟。核舟
虽小,然而其上物、人、文、景皆备,
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古
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本单元的《诗经》,是在初中第
一次安排,而且也仅此一次安排,但
却选择了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两首——
《关雎》和 《蒹葭》 。所以,其教
学价值在初中阶段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雎》一首,古人将其放在《诗经》三百篇之首,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
《关雎》写的是一 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概就是赞赏这首诗虽然写男女之情但表达的是人们朴素而自然的情感。; 与《关雎》明确的抒情主人公形
象不同,《蒹葭》则描写了抒情主人
公反复寻求 “伊人”,而 “伊人”
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让人可
望而不可即的情形。在吟咏诗句的同
时,读者似可听到主人公的叹息声,
其无奈、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 文言文教学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更多体现在读通、读懂、积累、 记忆上,但其最终目的是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仍然要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透过文字表面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从而真正读懂课文。
;任务一: 重视课前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是课标里的表述,教材中也常常这样提示,但教学中常常把它看作一句套话,很少见到落实。
实际上,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正是课标这一要求的落实过程。 ;任务一: 重视课前预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时始终如
一的要求,因为它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进
入文章、大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本途径,
学生也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养成
自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不至于将文言
视为畏途。 ;任务二: 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由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文言文,所以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异很大,没有反复的诵读,语感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而事实上,很多教学内容,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对重要语句的思考等,都可以和诵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任务二: 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比如《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
这一句是叙述接近桃花源时的过程和情形,虽然语言很简洁,但却通过几个重要的副词“极”“才”“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紧张的氛围,而不诵读就难以体会到这种感觉。;任务二: 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在《小石潭记》的创作中, 作者
虽然以散句为主,但也使用了不少朗朗
上口、富有韵律的四字句。比如“四面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如果不大声地诵读出来,这种语言
的美感恐怕学生也很难能够体会得到。;任务二: 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至于《关雎》《蒹葭》这两首诗,就更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去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_山海经》.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老王》 (2).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老王》.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老王》.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台阶》 (2).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台阶》.ppt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北京市平谷区一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英语(试卷).pdf
- 2025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5张ppt).pptx
-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三校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