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培训资料.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写作八大环节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角度新闻语言新闻结构新闻导语新闻背景新闻结尾 一篇报道的主旨。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新闻主题 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 新闻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特性 既有丰富性又有集约性 新闻主题选择确定政治上重要审视度势,根据手中所掌握的材料特点,以及最能实事求是反映实际情况的角度确定主题(多主题) 为受众所注意的新闻事实涉及问题最迫切的新闻事实 新颖 多主题处理忍痛割爱保留精华 一分为二 注意发展搞系列 记者占有了大量材料并初步选定了主题以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闻主题提炼深化追根究源法 对比联系法 以小见大法 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新闻材料 新闻事实材料 性质 背景事实材料 言论性材料 分类 获取方式直接材料 间接材料第一手材料,是记者直接从新闻现场耳闻目睹抓来的材料。直接材料报道中往往成为最重要最生动的材料 直接材料优点:真实、可信;生动形象;对间接材料还有订正的作用 注意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即别人给记者提供的材料。根据新闻事实到记者手中经过的叙述者的次数,可分为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 间接材料缺陷:经过转述,容易掺假,水分多 优点:印证直接材料;来自专家、专业机构的文字材料,一般有权威性注意问题:对待间接材料一要多,二要慎。多多获取,慎重使用 新闻材料的鉴别材料来源 材料的性质 材料形成的时间 材料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对同一内容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 新闻材料选择标准围绕新闻主题选材 选择真实的材料 选择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 选择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 选择新颖、生动、有特色的材料 间接材料一般要交代来源,除非是尽人皆知的背景材料。 新闻材料运用需要交代来源的材料A 交代清材料提供者的身份B 对有争议的事件,说法不同的问题,同时交代双方的材料来源 C 注意保护材料来源 新闻角度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记者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注意问题比小异 新闻语言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概念含义:新闻语言和其他语言的联系与区别A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 B 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 C 新闻语言与科学论著语言 新闻作品的语言。以使用者的本民族规范化了的语言为基础,又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加以改造,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基本特征报纸文字注意语法、修辞与逻辑;不允许滥用方言土语 ;网络语言语言规范时代气息准确性简洁生动 规范使用新词汇注意词义差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要得体组成一篇消息的基本零部件,一般包括新闻标题、消息头、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与新闻结尾等部分 ——组合方式,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各种布局形式。 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 新闻标题 消息头 新闻导语 新闻背景 新闻躯干 新闻结尾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作用: 揭示新闻内容,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 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阅读率 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渗透记者(编辑)的观点、倾向和感情 标题种类实题是对主要新闻事实的概括简练的陈述,虚题是对事情原委的交代,思想意蕴的点化,环境气氛的烘托。 性质上分:实题和虚题从结构上分,可以分为单一结构(单行题)与复合结构(多行题)。 多行的新闻标题,一般有主标题和辅题组成。主题(主标题、主标)标题中最主要、最受人注意的部分,一般来说,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的概括、说明,都要通过正题来表达。复合型标题中,正题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A 既无引题,又无副题的单行正题B 并列双行正题C 两行和多行标题中的正题停电!大商场突然停电平安!数万人秩序井然引题(肩题、眉题、上副题) 辅助正题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 用于说明原因、揭示意义,对正题起着“事出有因”的作用 旨在交待背景、辅助正题点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便于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内容交待背景和原因;用以说明正题的意义和内容;以鼓励、揭示、含蓄、抒情、讽刺等手法,来加强正题的气氛和力量。引题文字少于副题,字号小于正题。副题(辅题、子题、下副题) 起补充说明作用起说明引证作用起注释作用补充正题不足,它放在主题的后面,常用来补充交待新闻的次重要事实,说明正题的根据,背景,来源或结果,起注释、补充、深化、引证、完善正题的作用,内容较多,较为具体,文字一般长于引题和正题,字号小于正题,字号最小。17刀!老英雄伤身更伤心(正题)  ■事发开封境内,太康五旬老人长途客车上勇斗歹徒被刺17刀■司机乘客袖手旁观,歹徒从容下车后司乘仍拒绝停车和报警 各种热线繁多难记,咨询问题无所适从,群众呼吁(引题) 统一便民热线 让大家更方便(正题)社科院公布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引题)郑州月收入2880元够“白领”(正题)带着你的专利,来参展吧(正题)首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暨河南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