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心得体会.pdf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心得体会.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心得体会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心得体会: 逸爸在 2016 年读过这本书。近期,在家长群内与各位家长分享了此 书中的要点,借此重新读了一遍。我把要点梳理一下作为读书笔记, 分享给更多家长。 为什么要分享此书? 第一,作者伯恩斯坦在家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曾帮助 1000 多个孩 子和家庭修复关系。 与有些西方学者的书相比, 伯恩斯坦的语言相对 接地气,符合中国家长的口味。 第二,似乎孩子叛逆问题是家长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也是家长们 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第三,我们对孩子的 “叛逆 ”误解太深, 需要重新认识。 误解深, 因为: 1.千年来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成人们产生根深蒂固的观点:叛逆 = 不乖、不孝、不敬; 2.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刚刚进入现代家长的视 野,缺乏这些知识的情况下,没有能力理解 “叛逆 ”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里讨论的孩子,是 4 岁至 18 岁,也显而易见吧。 3 岁前,孩 子自我意识很弱,谈不上叛逆。 18 岁后呢,如果再叛逆,那基本是 很难再拉回到正轨了, 18 岁后的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作者伯恩斯坦,在书中介绍了一个 10 天计划,每个章节教述一天家 长所需要做的是。是的,您没有看错,是指导纠正教育家长,正可谓 家庭教育的核心: 孩子病了家长吃药“ ”。 第一天 掌握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我们普遍认为,儿童时期、 青春期都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叛逆期,是 正常的必须经历的叛逆期,等过了就好。但是,作者指出,我们不能 就这么被动的等待,等待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帮助孩子,学 会恰当地表达自我, 是我们作父母的天职, 不要让孩子为其糟糕行为 找到任何借口。 先给大家一个测试孩子大概的叛逆程度: 1 至 5 分 我的孩子常常发脾气 我的孩子常常与成人发生争执 我的孩子常常公然反对或拒绝遵守成人的要求或规则。 我的孩子常常故意惹烦别人。 我的孩子常常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责怪别人 我的孩子常常怀恨在心或者恶意十足。 然后再问问自己: 1.这些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行为会发生? 3.是否有任何曾经发生的消极事件在影响着我的孩子身上正在发生 的这些行为? 4.如有可能,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处理好曾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消极 事件? 5.我打算怎样应对孩子现在的这些行为? 注意下面的思想你有没有,作者把它称为 “毒害性思想 ” 质疑为什么会要孩子 你对孩子的叛逆怨声载道:抱怨孩子让你和家长精疲力竭。 你对于如何才能控制局面一点头绪也没有。 你感觉受到了操控。 你感觉对婚姻生活失去了热情。 你觉得内疚。 你觉得自己做父母真是太失败了。 如果有以上的负面感受,请在孩子面前作出些改变吧 微笑、握手、拍怕孩子、 多靠近孩子、 说 “我爱你 ”、交流时目光接触、 拥抱、点头、给予表扬、给予奖励、鼓励参加活动 糟糕的是,我们很多家长会习惯性地作出消极行为: 吼叫、嘲笑、刺激挑衅、讽刺挖苦、撒谎、打骂、忽视、唠叨、说教、 打断、羞辱、纠结于过去、 批评、跟别的父母闲言碎语、 威胁、贬低、 扔东西、否定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 逸爸发现中国家长们应该或多或少有上述这些行为 1.吼叫(这个作者在接下去的章节中会专门来阐述吼叫的坏处) ; 2.唠叨:唠叨是常犯的 “病 ”,是实在没有办法的表象。 3.打断,否认孩子的感受:部分中国家长习惯于傲慢,总是认为,我 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感受,独断专行。交 流时,不给予尊重,喜欢打断孩子的表达。 4.尖酸刻薄的挖苦:也是相当擅长的部分。它阻断了和孩子

文档评论(0)

gujianqi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