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一章_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pptx

第十一章_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pptx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外国在华金融势力继续扩张;◎9家外资银行取得收存关盐税收入的权利;◎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相关债权国组成专门负责中国赔款事宜的银行国际委员会以保护债权国的利益: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濒临倒台,中国外债赔付问题引起英国等列强的关心。 ▽作为清末最大债权国的英国提出由汇丰银行独家保管中国关盐税收入的建议遭其他债权国反对。 ▽英国以外的其他债权国提出由《辛丑条约》规定的银行赔款委员会收存中国关盐税收入的提议遭到英国反对。 ;▽经过讨价还价,债权国同意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提议,在1912年1月通过外国驻华外交使团与中国政府签订8条协定(P187),规定由相关的上海的外国银行的经理们组成一个银行家国际委员会来监督中国关盐税岁入的保管和分配以保证首先偿还1900年以前中国所欠的以关盐税担保的外债,其次是支付庚子赔款。另外,与上述借款有主要关系的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三家外资银行成为中国海关关税专款的保管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国宣战,德华银行在1917年被中国接管,其原先保存的三分之一的关税落入汇丰银行手中。1926年11月,华俄道胜银行清理,其保管的三分之一的关税也落入汇丰银行的手中。至此,汇丰银行夺取了中国关税存管的大权。;▽1913年五国银行团办理的善后大借款成立之后,外国银行保管中国税款的权力范围从关税扩大到了盐税。 ☆外国银行团的演变及其办理的善后大借款。 ;◎外国在对华贷款权上的争夺和暂时妥协导致外国银行团出现重组: ▽1912年6月英美法德日俄的银行组成六国银行团(P189)。 ;▽1912年12月六国银行团达成协议,向袁世凯政府提供善后大借款。但各国银行代表为争夺对华财政监督权而相持不下,1913年3月美国政府因为外国顾问分配方案中没有美国席位而且在银行团中无法达到其投资东北的目的而宣布撤销对银行团的支持,美国银行随即退出银行团,六国银行团演变为五国银行团。美国单独对袁世凯政府贷款的企图促使五国银行团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了善后大借款合同。 ;◎1913年4月五国银行团与袁世凯政府达成善后大借款合同???P190)。 ◎1920年5月11日英美法日在华银行组成新的四国银行团,但没有与北洋政府达成任何借款合同(P192)。;★民国初期外资银行继续创新发展(P192): ☆外国对华贸易与投资的扩张推动外资银行业继续发展,但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实力地位开始相对下降。 ☆外国对华贸易、投资构成比例的变化导致外资银行业内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P193) 。 ◎一战期间和战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和金融扩张加剧: ;▽1917年日本寺内正殿内阁采取西原龟三的对华“亲善政策”和“怀柔手段”,以日本的兴业银行、朝鲜银行、台湾银行出面,贷给段祺瑞的北洋政府1.45亿日元的款项,这就是“西原借款”。 ▽总计1917——1918年寺内内阁期间,日本通过横滨正金银行等渠道对北洋政府贷款达到3.86亿日元。 ;▽为了推行西原借款和其他对华贷款,日本在中国关内外设立了一大批银行的总行或分行(P193),1914——1926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共计28家75个分支机构。1928年日本在东北的金融业投资达到1亿美元以上。 ◎一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在华金融势力也得到了扩张,1918——1921年美国在华设立了美丰银行(1918)、运通银行(1918)、友华银行(1919)、汇兴银行(1919)、菲律宾银行(1919)大通银行(1921)。总计北洋政府时期,美国在华新设银行9家25个分支机构。;◎这个时期意大利的华意银行、荷兰的安达银行、英国的大英银行和通济隆公司也在中国建立分行。但其他国家在华增设分行的数量都没有美日两国多。 ☆这个时期外资银行的活动要一分为二来看,其在中国利用外资的活动中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桥梁作用(P201-203)。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利用外资的活动促使中外合资银行的发展进入高峰期(P195):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活动的扩展也带动了中外合资银行的发展。 ☆中外合资银行对民国初期的实业投资和银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外合资银行经营不成功的原因。;●民族金融业的快速、畸形发展(P204)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银行业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但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银行业的发展还具有粗放型的特点,发展很不稳定,脆弱性明显。;☆北洋政府时期,华资公司制商业银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华资新式银行的整体资力随着华资商业银行的发展而有了增强。华资新式银行在这个时期中国银行业中已经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华资新式银行业的发展还很不稳定,具有粗放型的特点。 ;★国家银行出现商业化发展的趋向。 ☆1912年1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1913年北洋政府财政部通过外交部对外声称中国银行为中国的中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