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里主要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曾担任苏联领导人的有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故B项符合题意。 2.1946年后,由于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税,纷纷砍掉自家果树,杀掉喂养的牲畜。为减轻农民负担,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 A.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答案:B 解析:“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都与减轻农民负担无直接关系,排除A、D两项。赫鲁晓夫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项正确。“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属于工业方面的改革,排除C项。 3.某学者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曾指出:“在他的执政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几十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答案:D 解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职期间,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D项正确。 4.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曾说:“戈尔巴乔夫使我想起决定用油漆盖住自己家墙上污点的人。但是在开始刷墙的时候看到一块砖在晃动,试图把它换下来却弄塌了整堵墙,在重新砌墙的时候又发现整个房基都腐烂了。”其中“腐烂的房基”是指(  )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苏联内部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敌视 答案:C 解析:“腐烂的房基”是指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敌视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非根本原因;苏联内部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 5.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曾经提出:“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一特定场合,在于它与存在于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南斯拉夫最终建立了(  ) A.计划经济模式 B.混合经济模式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D.新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C项正确。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而到1990年,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签署统一条约,民主德国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B.东欧剧变,脱离苏联控制 C.欧盟成立,加速一体化进程 D.美苏冷战,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B项正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A项错误。欧盟成立与德国的统一无关,C项错误;20世纪末,世界的整体趋势是走向缓和,D项错误。 7.20世纪后二十年是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时期,但是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失败,在挫折中社会主义事业开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条道路是指(  ) 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B.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普京的民族主义国家道路 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的改革导致了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隐患,排除A、B两项。D项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无关,排除。故选C项。 8.英国《卫报》专栏作家马丁·雅克曾断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 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文中的“中国的转变”是指(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D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也发生在1978年,但与向市场经济过渡无关,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