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 一、选择题 1.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 答案:C 解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丘吉尔反苏反共的情结又开始抬头。这里的“新敌人”指的是在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英国存在巨大差异的苏联。 2.美国对苏联开始发动冷战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北约的成立 答案:A 解析: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故A项正确。 3.《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A.北约、华约成立 B.德国分裂 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第一次柏林危机后,在美英法占领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联邦德国;在苏战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民主德国。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其主要意图是(  ) A.摆脱美国控制 B.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发展国民经济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答案:D 解析:日本鼓吹“日本模式”和强调民族自豪感的根源是经济高速发展,其目的是通过推广“日本模式”,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D项正确。 5.下图是某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展示,据此推断其反映的主题是(  )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 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 D.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答案:D 解析:图片中美国和苏联相对,体现的是两国之间的冷战关系,而中间的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体现的是冲击两极格局的多种力量,所以图片体现的是冷战时期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D项。 6.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  ) A.社会主义运动 B.和平与发展 C.不结盟运动 D.经济全球化 答案:C 解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争霸,而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政策,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是倡导者,故C项正确。 7.1983年,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一项被西方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防御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保证欧洲盟国的安全 B.缓和经济危机 C.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D.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开展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维持核优势,同时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阿德莱·斯蒂文森 材料二 1961年初,“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曾经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的1/2至2/3投入到国防科研生产上,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 (1)材料一中“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动荡”有哪些具体表现? (2)请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阴影”指美苏争霸。“动荡”的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2)一方面,促进了苏联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苏联的财政支出向国防军事部门倾斜,严重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发展;美苏大搞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