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总论第III部-群体结构与选择理论-第十二章-异花授粉作物群体的遗传组成1.pdf

12.总论第III部-群体结构与选择理论-第十二章-异花授粉作物群体的遗传组成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 第十二章 异花授粉作物群体的遗传组成 2 在植物进化过程中,通过不同个体间的交配进行基因重组,不 断分化出适应环境变化的群体的,就是异花授粉作物。理解异 花授粉作物群体的变异与遗传组成,是进行异花授粉作物育种 必不可少的。 3 12-1 从植物适应策略观察异花授粉 人类利用的异花授粉作物,从繁殖方式看可以分为两组。第 1 组是进行营养繁殖的薯类、果树、花卉等,第2组是进行种子 繁殖的玉米、甜菜等旱田作物、牧草类、叶根类等。异花授粉作 物的育种,首先要从适应策略的观点来考察。 4 在自然的状态下,植物不是孤立地单独存在的,而是作为相 互交换基因的群体存在着的。但是,在人类精心保护下的环境 (例如周密管理下旱田)中驯化了的作物,通过提高群体的均 一性、适应同一条件,提高了生产性能。不是通过自花授粉的 繁殖方式,而是通过营养繁殖适应这种状况的,是薯类等第1 组的异花授粉作物。 5 异花授粉作物中,还有许多是多年生的,它们也年复一年地 维持着表型的均一性,同时又一直保持着遗传变异。例如果 树类、花木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6 另一方面,处在不希望特别提高均一度的环境中的植物, 把易于保持变异的繁殖方式作为适应策略(adaptation strategy)。例如,在雨少、定居生活困难的地域,人们成为 游牧民,一直不断地随着家畜移动来利用植物。这里,对变 ( 化环境的适应力 adaptability )是重要的,于是就形成了与 此相适应的通过异花授粉的种子繁殖群体。 7 在这样的环境下建成的牧草,其生态型(ecotype)保持着 许多的潜在变异,具有在比较短的期间内,应对环境变化, 分化出新的适应型的能力。 8 作为变异保持和提高适应力的另一方法,就是多倍化 (polyploidy)。植物染色体作为基因的承载者,在植物的进 化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倍体保持着更多的遗传变异。 9 基于1990年OECD认证品种列表统计,种子繁殖为主的异花授粉作物,国 际流通的品种数,按倍性分类有:二倍体2520个,三倍体250个,四倍 体765个,六倍体366个。与之相比,以营养体为收获物的植物中,多倍 体品种更多。这些多倍体品种中,兼具耐病、优质、高产的品种很多, 预计今后还会继续推进使用。下面就以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例,对比着论 述异花授粉群体的额遗传组成与选择效应。 10 12-2 异花授粉植物群体的特征 异花授粉植物,推进世代进程时,从别的个体接受配子。异 花授粉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