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的毕业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生的毕业论文 浅析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小说流派,它的出现以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为标志,作为现代派的大本营,施蛰存就曾表明“这个月刊既然定名为‘现代’,则在外国文学之介绍这一方面,我想也努力使它名副其实。我希望每一期的杂志能给读者介绍一些外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因此,《现代》杂志在译介外国作品,传达西方现代主义思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有创作“都市风景线系列”的刘呐鸥,最早推行心理分析小说的叶灵凤以及在心理分析方面达到独步的施蛰存,还有被称作“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注重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探索,他们的写作以最能代表中国现代消费环境的繁华都市作为描绘的对象,揭示了都市男女在沉迷于物质享受的同时,心灵所承受的孤独与压抑。 一、“十里洋场”的精神幻灭 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场景多发生在中国的现代都市――上海,一个率先进入现代化生物圈,最先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和艺术思潮影响的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明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消费场所纷纷出现:夜总会、舞会、酒吧等成了人们闲暇之余的必经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释放积压在自己内心的压抑与不满,伴随着澎湃的激情和繁华的喧嚣,恣意歌舞,只不过繁华过后则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更难以驱逐的孤独与寂寞。这便是现代都市文明带给人们的最直接的视觉享受与精神冲击,于都市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人们最为悲凉的内心体验。由此,集消费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都市便成为新感觉派小说家们描绘的对象,以此来书写沉浸于物质都市文明之下人们精神的虚空和幻灭。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叙事人物则多是纠缠于你情我爱的都市青年男女以及沉浸在都市物质享受的有产阶级人群,在这里爱情的标签不再是真诚,不再是相伴,而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和恣意玩弄;在穆时英的小说《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就明确的写出了这些人物的都市面貌,他们生活在都市的不同领域,但却都经历着人生得而复失的苦闷,由此在作者眼里他们无可避免的成了“五个从生活跌下来的人”,他们一起聚集于热闹的夜总会进行自我麻醉,醉生梦死般寻求解脱未果而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和孤寂,有的人甚至以死来求得解脱。这充分体现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发展给人的精神甚至肉体造成的变异,以及因过度沉溺于金钱享受而造成的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新感觉派小说重在描写的也就在于此。 二、人物性格的二重变异 新感觉派小说大量运用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分析人物的潜意识思想运动以及由于潜意识性欲望――“里比多”受压抑不能得到满足而造成的人物二重人格的冲突和变异,具体来说则是非理性的“本我”与道德的“超我”的内在纠葛,以此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是施蛰存。作家以人物的潜意识心里活动为叙事的视角,对人物内心的纠葛与矛盾进行细致的描绘,充分展现出造成人物二重人格变态心理的内在根源,即“里比多”的泛滥横流和曲扭变态。如其代表作《鸠摩罗什》中叙述一个德高望重的国师罗什在布道和情欲之间的双重心里纠葛,他从小便跟着母亲潜心修道,渴望做一个不受世俗左右的得道高僧,但是他却偶然间与龟兹国的女主结了婚,享受着世俗之爱,于是罗什心里便时常觉得苦闷,在他心里“蓄着两种相反的企念,一种是如从前剃度的时候一样严肃的想把自己修成正果,一种是想如凡人似的爱他的妻子。”在文中罗什这样的苦闷并没有因为妻子之后的死去而结束,相反地则是愈演愈烈,当罗什在秦国讲学布道时,妓女梦娇娘的出现使其再次陷入了灵与肉的双重纠葛之中,罗什甚至一度出现了与其情爱缠绵的幻觉,“从此以后,日间讲译经典,夜间与宫女妓女睡觉的智者鸠摩罗什自己心里深深地苦闷着。” 再如《石秀之恋》中主人公讲义气的君子品格和原始欲望之间的纠葛使其无法满足对情欲的渴望,因此,杀奸夫和揭露真相便成了其泄欲的方式,最后丫鬟迎儿和嫂嫂潘巧云的惨死才使其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满足和愉悦,“所有的纷乱,烦恼,暴躁,似乎都随着迎儿脖子里的血流完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主人公已然由最初情欲的不满足进而演变成了疯狂的性变态心理。 三、意识流动的随意性 新感觉派小说采取和借鉴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注重从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反映人物的意识流动和精神活动的真实过程。人物“意识流的运动轨迹并非像河流那样纳入有秩序的河床河道,它的流动是随意性的,非逻辑的,上一个意识和下一个意识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缺乏逻辑程序,完全是心理意识的主观运动。”[3]因此,新感觉派的小说亦可称为心理小说。 如刘呐鸥的《残留》以一个失去丈夫的少妇的视角和内心独白写其因精神的苦闷和内心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