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言志 词抒情
一、诗文
《从军行 ( 其四 ) 》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
市。②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
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
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三、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 757) ,字少伯, 汉族, 河东晋阳 ( 今山西太原 又一说京兆长安人) 人, ( 今
西安 ) 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
第 1 页 共 4 页
诗言志 词抒情
持生活, 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
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
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
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
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 《出塞》 《闺
怨》等。
四、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 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
相距数千里, 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 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阔地域的画面: 青海湖
上空,长云弥温 ; 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 ; 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
中的一座孤城 ; 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
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
一个鸟瞰, 一个概括。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 ?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
一镇兼顾西、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
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
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
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
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
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
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 2 页 共 4 页
诗言志 词抒情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
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
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 冠以 “黄沙”二字, 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
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