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第25题)
1.(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25)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 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 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答案】B
【解析】由“崇仁义,愈致斯伪”可知王弼认为儒家崇尚仁义易导致虚伪,由“顺自然而行”、“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可知,他反对用儒家思想治国,而主张无为而治,这说明当时儒家面临着信仰危机,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魏晋时期士人对儒学的态度,但并没有体现门阀政治,排除A项;虽然题干中王弼主张无为而治,但是由于没有与其他思想进行比较,所以没法说明无为而治就是主流思想,而且无为而治在魏晋时期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排除C项;三教合一趋势显现于唐朝,与题干时间“魏晋时期”不符,排除D项。
2.(2021·黑龙江大庆二模·25)汉文帝时期,贾谊在《治安策》中曾为制度欠缺、国家软弱而叹息流涕道:“制度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及至汉武帝时,“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灿然复存矣”。据此可知,汉武帝( )
A.继承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B.得到军功权贵的全力支持
C.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控制 D.更重视制度建设造就盛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制度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灿然复存矣”可知,汉武帝强调制度建设对于巩固统治的作用,故选D项;汉武帝强调积极有为,改变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A项;“全力”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加强制度建设,与儒术无关,排除C项。
3.(2021·山西太原二模·25)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又于公元前117年分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齐王、燕王、广陵王,分别定都于今天的临淄、北京、扬州。这反映出( )
A.大一统局面得以实现 B.宗法制度仍得以延续
C.分封的原则发生改变 D.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
【答案】D
【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目的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后又分封诸侯王,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统治,材料反映出汉武帝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政策以维护统治,故选D项;大一统局面得以实现是在推恩令颁布之后,排除A项;材料旨在强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提及宗法制度,排除B项;汉武帝并非延续分封制的原则,而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
4.(2021·云南二模·25)广西出土的一件西汉初期《东阳田器志》木牍上,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锨、铁钪、铁锸等农具的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汉朝各地( )
A.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 B.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
C.封建生产关系已普遍建立 D.土地开发与兼并急速发展
【答案】A
【解析】出土文献记载西汉初期吴国使用种类较多的铁质农具体现铁质农具已经从黄河流域发展到东南地区较为普遍,故选A项;文献没有体现农具的制造工艺,排除B项;文献没有体现土地所有制问题,不能反映生产关系,排除C项;文献记载的是农具的种类,没有反映土地兼并,排除D项。
5.(2021·宁夏银川二模·25)汉朝建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奢侈之风遂兴,为此贾谊主张“欲寡而事节”,汉代多位皇帝都颁布过崇俭抑奢的敕令,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 )
A.民间崇奢风气的盛行 B.统治者未真正执行抑奢敕令
C.儒生缺少政治影响力 D.中央政府尚未形成权力集中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汉代多位皇帝都颁布过崇俭抑奢的敕令,但收效甚微”,可知汉朝初年,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实行减轻赋税、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奢侈之风兴起,汉代多位皇帝都颁布过崇俭抑奢的敕令,但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并未真正执行抑奢敕令,导致崇俭抑奢的敕令收效甚微,故选B项;民间崇奢风气的盛行属于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项;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汉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6.(2021·陕西宝鸡二模·25)下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D.推动了汉代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年高考历史按高考题号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第28题)5月解析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按高考题号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第28题)5月原卷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按高考题号11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第34题)5月解析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按高考题号11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第34题)5月原卷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1 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第24题)5月解析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1 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第24题)5月原卷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2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第25题)5月原卷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3 唐宋元变革(第26题)5月解析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3 唐宋元变革(第26题)5月原卷版.doc
- 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按高考题号04 明清社会转型(第27题)5月解析版.doc
- GB/T 45632-202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GB/T 18757-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