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热点时鲜素材集锦: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docVIP

2021届高考作文热点时鲜素材集锦: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 【导语】 文风无小事。 近期“跪求体”“哭晕体”“吓尿体”等浮夸自大文风频现,消解媒体公信力,污染舆论生态,扭曲国民心态,不利于成风化人、凝聚人心、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为了匡正各媒体浮夸自大、华而不实的文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风“短、实、新”的要求,倡导清新文风,崇尚风清气正,今天起,人民网观点频道推出“三评浮夸自大文风”系列评论。 【一评】 文章不会写了吗? 林峰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部水平却了无新意,令人堪忧。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鼓吹《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厢情愿、照单全收,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对一些媒体而言,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在此类文章的始作俑者眼里,标题就是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不加点“刺激”的猛料,就无法吊起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荼毒公众认知不说,更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声音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二评】 中国人不自信了吗? 又观 文风折射社会心态、描摹价值取向。浮夸自大的文风,在很大程度上会让部分国民心态“扭曲”、把主流价值“带偏”。类似“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文章被强加于中国身上的表达不在少数,其中以偏概全、任意拔高、盲目乐观的情绪和倾向值得反思。 毋庸置疑,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很多领域也位于世界前列,诸多成绩既数得上来又拿得出手。可是,并非什么都能用来自夸、什么都可洋洋得意。借助新媒体传播让亿万用户接收不实信息、虚假事实,这种浮夸自大很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误解乃至形成误判。理性认知一旦让位于感性盲从,或者片面地出现“天下第一”的错觉,或者无形地助长了民粹主义情绪,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用浮夸文风讲荒诞故事,反过来会自食其果。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传播也早已全球化了。这边写下《中国放的这句狠话,美国再听不懂就要出大事了》,那边就引来人们警惕,实际上是可笑的无稽之谈;这边推送《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那边就有了无数猜想,事实却是断章取义、妄下结论。显然,这不是“中国威胁”,而是“威胁中国”了,国际传播、形象传播在不经意间被“抹黑”了、“异化”了。 何以浮夸?因何自大?在一些人看来,发展的中国与中国的发展可以让人无比骄傲,而这种自豪感是在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基础上产生,而不是夺人眼球的“浮夸体”。可以说,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换来的自信与自豪,并不会真正赢得尊重,反而蒙住了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的眼睛、遮挡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线。 我们不自信了吗,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助推?我们没底气了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