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1 : 这首诗景中含情 ( 1 分)。 诗人从燕子落笔,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 的活动 。( 1 分)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 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 昵 。( 2 分)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 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 情 ( 2 分) 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 鉴赏的评分要点 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 1 、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 给 1 分) 2 、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 1 分) 3 、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2 分) 4 、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2 分)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 1 分。 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 动态描写 和 静态描写 ,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 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 特别是在一些山 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 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 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 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 静景来衬托。 [ 例 ] 以动衬静 1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以动衬静 幽。 2 、众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 语立斜阳。 有静有动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分析: 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 爽皎洁,是 静景 ;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 溪头浅滩的调皮,是 动景 。全诗 动静结合 ,写 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1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 2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 3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总之, 实境 乃是一种真境、事境、 物境; 虚境 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 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 从前文所举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 虚可生实,实可生虚 ,想象则是其桥 梁,正是读者想像的介入,才使诗歌 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渲染 ?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 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 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 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 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孟浩然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 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 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 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色彩渲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 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 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 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 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正面侧面 ?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烘托 夜雪 ·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 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 然无从捕捉。然而,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 避开人们通常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