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书设计 梁甫行 环境苦 象禽兽 依林阻 狐兔翔 正面 侧面 海民 怜悯激愤 济世情怀 比喻,照应。诗歌中间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又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则互相映照。 总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然而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定会流芳百世。什么时代都需要昂扬向上的情怀,什么时间也都需要积极乐观的信念,让我们满怀信心,怀着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板书设计 龟虽寿 神龟、腾蛇→寿命有限 老骥、暮年→壮心不已 性命在天→延年益寿 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赠从弟(其二) 刘桢 刘桢(?—217),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东汉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后以不敬之罪被判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读通,感知诗作内容 听老师范读《赠从弟》,同桌互读,读顺字音节奏,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断句: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拍,有“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拍。 押韵:本诗阅读时要注意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松”“风”;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盛”“劲”“正”等。 语气:诗歌赞扬松柏凌寒的气魄,因而朗读时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 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 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两字,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展现了松柏耸拔而起、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 目的是借青松刚劲挺拔的外形和不畏严寒、凌风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要像青松一样保持坚贞本色,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峻挺拔,傲骨铮铮。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 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寒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通过对比,以风的肃杀衬托松的高洁。 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总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 板书设计 赠从弟 (其二) 风盛 托物言志 松柏 劲 衬托(或对比) 梁甫行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 诵读,感知诗歌韵律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 二三拍。 可以根据注音,来把握诗歌的顿挫,也就是要学会区分平仄。 一二声为阳平,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和缓,仄声短促。 这首诗描绘的是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沉缓、低沉。 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