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一 原生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眼虫 的采集、培养与观察;引言;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用具;三、实验材料;四、实验步骤与观察 ;(一)变形虫、草履虫、眼虫的 采集与培养;1 变形虫的采集与培养;1.2 培养选用池塘水过滤、煮沸,放入数粒小麦粒,室温放置1~2天,使细菌繁殖起来。接种变形虫时,将含有变形虫的池塘水滴加在载玻片上,并滴加凉水1滴,放置1~2min,使变形虫贴附于玻片上。倾斜玻片使水流掉,并用凉水缓缓冲洗玻片,尽量去除其他微小动物。将该玻片放人培养液,约两周后,可有大量的变形虫出现。
亦可将根上带土的禾本科植物直接浸入培养液中培养。;2 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2.1 采集
草履虫多生活在湖沼、池塘、水田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下水沟中,以细菌、藻类和其他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在水底沉渣表面浮有灰白色絮状物、有机物质丰富的水中,有大量草履虫生活。
采集方法是将广口瓶系上绳,沉人水底连同沉渣一块捞起。;2.2 培养取新鲜稻草,选择近根部的几节剪成4~6厘米长,浸在玻璃器皿的水中,盖上玻璃,放在温暖、明亮的地方,约十来天,肉眼可以看到有许多小白点在迅速移动着,这就是草履虫。可在培养液中加少量玉米粉等促进草履虫的繁殖。 ;3 绿眼虫的采集与培养;3.2 培养
将富含腐殖质的泥土少许置于三角瓶中,加水至瓶容积的2/3处,以棉花轻轻塞住瓶口,煮沸5min,室温放置24h。
由于多数情况下采到的水样混杂有其他动物,因此接种时应在解剖镜下用微吸管将眼虫吸出,反复多次。再将眼虫接种到三角瓶中,置于向光处(避免阳光直射)纯培养,一周后眼虫大量繁殖。 ;(二)变形虫、草履虫、眼虫的观察;A 变形虫(Amoeba);1.质膜 (P1asma membrane):为虫体外表极薄的一层膜,由细胞质形成。
2.细胞质(cytoplasm):可分为两层
(1)外质(ectoplasma):质膜周围的一层,薄而透明,较致密。
(2)内质(endoplasma):位于外质的里面,色较暗,含有许多颗粒。;3.伪足( pseudopodium):为细胞质突起部分,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伸出,数目不定,在运动时,可清楚见到细胞质流动,伪足形状视种而异,有指状、针状、丝状等,如能见到摄食,则可观察它是如何捕捉食物的。
4.食物泡(food vacuoles):为内质里大小不等的圆形泡,泡内含有各种食物颗粒,可注意观察其位置是否固定。;5.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为一透明的圆形液泡,生活时不断伸缩。
6.细胞核(nucleus):较透明,位于内质中央,略呈椭圆形,如分辨不清,可以在盖玻片边缘加一滴碘液或1%醋酸或中性红均能明显可见。
;B 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2.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
滴一滴稀糊状的甲基纤维素(将粉状的甲基纤维素少许置于50ml的广口瓶中,加水,用玻棒调成稀糊状)于载玻片上,再加上一小滴草履虫培养液于稀糊状的甲基纤维素上,盖上盖玻片,此时,虫体就不甚活动。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外形,再换至中倍镜或高倍镜,依次观察下列各部。;草履虫外型;(1) 表膜(pellicle):为虫体最外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的保护薄膜。
(2) 纤毛(cilium):将光圈缩小后,可见虫体周围有许多不断摆动的纤毛,注意纤毛是否等长。
(3) 细胞质(cytoplasm):分内质和外质,外质靠近表膜、透明而粘稠,外质里面,呈较稀颗粒状的即是内质。
(4) 口沟(oral groove):在虫体前侧面,斜伸向后,凹入体内的纵沟。
(5) 胞口(cytostome):为口沟底部一个椭圆形的小孔。;虫体失水后显示的表膜结构;(6) 胞咽(cytopharynx):连接在胞口的后端,略呈弯曲的管状,背侧有许多纵列而密集的纤毛,不停的划动而呈波动膜。
;(7) 食物泡(food vacuole):为充满体内大小不等的圆形泡,自盖玻片边缘加一滴中国墨汁或中性红等喂草履虫,可观察到黑色或红色食物泡在虫体内形成过程和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的情况及消化过程。;(8) 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二个,位置靠近两端,呈透明的圆形泡,每个伸缩泡周围有6—11个放射管,可注意观察前后二个伸缩泡之间的关系,以及伸缩泡和放射管之间的关系。;(9) 胞肛(cyoproct):位于口沟一侧的下端,只有在虫体排泄废物时,才能见到。
(10) 细胞核(nucleus):大核(macronucleus)一个,位于虫体的中部,呈肾形;小核(micronucleus)一个,位于大核的凹陷处。
(11) 刺丝泡(trichocyst):位于表膜周围的外质内,呈透明的棒状体,自盖玻片边缘加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