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气候的形成因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候形成的因素: 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下垫面、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一、辐射因素 辐射差额的影响因子 地理纬度、海陆分布、云量、海拔高度、地形 辐射差额的变化 辐射差额呈带状分布,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辐射差额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辐射差额的分布对中国气候分布的影响 年总辐射差额最大的地区为海南岛 最小的地区为川黔地区 ① R 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T 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② R 北方地区 春季>秋季,南方地区 秋季>春季 T 北方地区 春温>秋温,南方地区 秋温>春温 ③ R 北方地区 春秋季变化快,南方地区 春秋季变化慢 T 北方地区 春秋季升降快,南方地区 春秋季升降慢 ④ R 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T 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⑤ R 夏季南北差异小,冬季南北差异大 T 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⑥ R 39°N以南全年各月均为正值,39°N以北冬季出现负值 T 愈往北方,冬季愈长,温度愈低 二、下垫面因素 海陆分布、地形、海气相互作用和洋流、植被、冰雪覆盖等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ü 使温度的纬向带状分布发生变形。 ü 使海洋和陆地在获得相同太阳辐射的前提下,表面 温度变化产生差异。 ü 冷热源上 ü 海洋作为大气中水汽的供应者,距海远近不同,使空气 湿度和降水量发生变化。 ü 使在同一纬度带中可出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ü 在近海地区形成海陆风。 地形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ü 地形本身所形成的独特的气候; ü 地形对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大体来说,每年6 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 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 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 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m/s。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 季过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 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气候分界线: 华北暖温带气候 秦岭北方农业以旱地为主,一般 秦岭山脉 是一年一熟或两熟,小麦玉米为主; 华中亚热带气候 南方水田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以 南岭山脉 水稻小麦为主。 华南热带气候 南岭阻挡南北气流的运行,以致南北坡的水热状况有 一定差异,尤以冬温最为明显。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 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性栽培植物比较多。 海气相互作用和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 ü 瓦克 (Wa lker)环流 (1960年雅各布.皮叶克尼斯 (Jacob Bjerknes) 命名) 在赤道太平洋的垂直剖面上,大气低层为偏东风,大气 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称为瓦克 (Wa lker)环流。 偏西风 上升 下沉 偏东风 西 暖 赤道太平洋 冷 东 瓦克 (Wa lker)环流形成过程: 由于赤道太平洋海区东冷西热,在赤道太平洋上空形 成一个纬向热力环流。南美西岸强烈的下沉气流在受冷海 水的影响降温后流向低纬,再从低纬随偏东信风向西吹去, 到达西太平洋后因受热上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 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所以,在赤道太平洋的垂直剖面上, 就形成大气低层为偏东风,大气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闭 合环流,为瓦克 (Wa lker)环流。 ü 厄尔尼诺 (El N ino)现象 南美西海岸的厄瓜多尔和秘鲁附近太平洋沿岸的寒 流水温异常升高,并扩展到赤道东太平洋,向西延伸到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