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的综合防治2抗避除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植物病理学 水稻病害的综合防治 2 抗避除治 防治策略 以合理利用抗病品种为主,调控稻田生态、培植稻 株群体健康,辅以适时的药剂防治。 抗 避 水稻 病害 除 治 因时因地制宜实施防治策略 1.针对不同生态区稻田,抓住主要病害,兼顾次要 病害。 2.各生态区稻田的自然条件往往可满足主要病害发 生的气候条件要求。要科学调控田间小气候。 3. 目前水稻生产中,适宜各生态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抗 主要病害的水平较低;统筹兼顾丰、优、抗,成为 病害防治角度主栽品种选择的关键。 因时因地制宜实施防治策略 4.以控制稻瘟为主的稻区,注意品种抗性遗传多样化。 5.针对病毒病应考虑品种熟期的一致性;传毒虫非迁 飞性的,注意水稻与其他寄主作物的布局和茬作制度。 6.药剂防治,应关注病、虫媒的抗药性,注意轮换 用药。 7.水稻秧田2叶1心期,本田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 是病害防治的关键。 种植前:选用抗病品种、稻作合理安排;处理未回田 稻草、田埂除草、捞取浮渣。 播种前:选址育秧、稻种处理。 秧田:培育无病壮秧、在2叶1心期和移栽前各用药1 次防治苗期病害和传毒虫媒。 本田:合理肥水管理与加强病害监控为主,适期药防。 收获前后:选留无病种子、稻草回田 抗 选用抗病品种与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应针对当地稻瘟病菌群体毒力 注意对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的抗性 有条件的可考虑对主要传毒虫媒的抗、避性。 抗 培植稻株群体健康的肥水管理 结合丰产栽培措施实施“黑、黄”交替的肥水管理, 创造有利稻株健康生长充分发挥生理抗性功能,不 利于病原滋生繁殖和侵染传播的稻田小气候。 返青后追肥、浅水勤灌促发棵,第一次 “黑”;促蘖 分蘖末期结合落干晒田,第一次“黄;控蘖 拔节期追肥复水再度绿,第二次“黑”;促幼穗分化 破口前3-5d结合脱水,叶褪淡,第二次“黄”;促出穗 灌浆期看苗补肥浅水勤灌,第三次“黑”;促物质转移 黄熟期落肥控水保青枝蜡杆,第三次“黄” 。促满粒 “控黄期”的病害扩展 分蘖期叶稻瘟病盛发(增加嫩叶比例)、纹枯病水平 发展(叶间距缩短,有利菌丝飘搭)。 破口期是穗瘟的最佳侵入期、纹枯病垂直发展危害稻 穗、稻曲病侵染关键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幼嫩 颖壳)、剑叶、倒2叶易受细菌侵染。 黄熟期各种稻谷病害可在病部继续扩展。 “控黄期”的抑病原理 调节稻株生理代谢,适应生理转型,提高稻株化学抗 性水平 增加稻株硅细胞含量,提高机械抗性 控制稻丛间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侵入、扩展对 结露或高湿度的要求 避 秧田应远离稻草堆,双晚秧田远离双早本田,麦后稻 秧田远离有自生麦苗的地块。 培育健壮无病秧苗,避免苗瘟、白叶枯与细条、病毒 病秧成为本田发病中心。 避  适宜的稻作栽培制度,病毒病经常爆发区域减少不 同熟期的插花田、与其他禾本科作物寄主相错,避免 传毒昆虫连续转移传毒。 除 稻草回田、铲除田埂杂草、捞浮稻草屑。 稻种消毒(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 曲病)用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 除秧田病株、秧苗带药进本田(苗瘟、白叶枯病、 病毒)。 治 (药剂防治) 控发病中心关键用药期 三叶期防秧苗瘟、白叶枯病、病毒、恶苗病 分蘖期针对叶瘟、纹枯控发病中心。 破口抽穗期防穗颈瘟、纹枯、稻曲病。 齐穗期防枝梗瘟、谷粒瘟、后期纹枯病。 控发病中心关键用药期 台风暴雨前后防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 稻飞虱、叶蝉灯下虫量大或激增治虫防病毒。 洪涝过后防霜霉病、细菌性基腐病。 病毒 (防虫媒)、单季稻细条常发区起秧前送嫁药。 稻瘟病 大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