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植物病理学》 
                           作物青枯病 
                          1.作物青枯病的发生特点 
教学内容: 
                          2.作物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四、病害循环 
1.越冬: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其他寄主、粪肥、马铃薯和 
甘薯的种薯、种姜、番茄辣椒种子中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 
染来源。 
2.土壤习居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营死体营养生活,即使没有 
适当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传播途径:大致分为3种类型。 
土壤传播型:茄科及大多数作物的青枯病; 
苗木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型:桑、姜、马铃薯、甘薯青枯病; 
机械传播型:马铃薯切刀等。 
4.侵入:病菌通常可从植株根、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五、发病因素 
青枯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 (温、湿度)、品种抗病 
性和影响寄主抗病性及田间小气候条件的栽培管理 
措施有关。 
1.气候条件(温、湿度) 
    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条件适于此病的发生。 
A 温度:土温对病害发展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土温高发病迅速。 
B 雨日数及降雨量 
   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多少对病害影响很大。时晴时雨、雨后骤 
晴或久旱暴雨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干旱或阴雨连绵,土温下 
降,则发病较轻。 
2.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温和地区的抗性 
差异以及不同生育期的抗性差异。 
     我国已培育出一批抗性较好的番茄、马铃薯和辣椒品种。 
3.栽培管理 
      管理粗放、水、肥不足、田间杂草多、地下虫害严重、 
低洼积水、施用带菌的土杂肥、中耕除草造成的植株根部伤 
口、以及移栽时间等均会影响青枯病的发生。 
4.土壤类型 
A 土层瘠薄,保水、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发病重; 
土壤颗粒大,孔隙多,通气性强,呈中性到微酸性反应,适合好 
气性青枯细菌生长繁殖,有利于发病; 
B 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不利于病害发生。 
5.耕作制度 
A 连作:新种植区或新垦地,青枯病极少发生,但随着连作年 
限的延长,发病率迅速增加,发病日益严重,甚至绝收。 
B 轮作: 
   旱坡地轮作的年限越长,发病越轻。 
   水旱轮作: 
  六、 防治 
青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改进栽培管理 
及结合使用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防治青枯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种植 
抗病品种要因地制宜,最好选用当地培育的品种。 
2. 农业防治 
A 轮作:非寄主植物轮作或水旱轮作。 
B 调节播期:南方春番茄适当早播,秋番茄适当晚播。 
C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D 嫁接防病。 
3.药剂防治 
A 种薯消毒:针对马铃薯等青枯病 
B 田间防治: 
      化学药剂:抗生素如中生菌素,或铜制剂如20%龙克菌 
 (噻菌铜)悬浮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施药方法: 
4. 生态防治 :通过对土壤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品或生态有机肥,改变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生态系,抑制或降低青枯病。 
拮抗微生物: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青枯菌无致病力产细菌素菌株、 
噬菌体等。 
 思考题 
1.影响作物青枯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防治青枯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有哪些?指出理由。 
3.不同作物的青枯病的传播途径不同,与其防治有何关系? 
4.生态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查阅资料,谈谈作物青枯病 
   生态防治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5.查阅资料,分析为什么南方作物青枯病发生重?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