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第12讲中国特色的烹饪技艺与文化(讲稿).pdf

中华饮食文化第12讲中国特色的烹饪技艺与文化(讲稿).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饮食文化 (讲稿) 第12 讲:中国特色的烹饪技艺与文化 12.1 豆腐的发明 豆腐被称为国菜,这是因为豆腐不仅起源于中国而且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朱熹诗 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 “世传豆腐本币 淮南术”。也就是说,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近年来考古学家找到了豆腐制作 的文物证据,证明在东汉晚期中原地区豆腐制作工艺已较为普及。1959—— 1960 年间, 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一号墓 “庖厨图”画像石中发现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图,专家认定 有浸豆、磨豆、滤浆、点卤、压榨等画面。豆腐由起源到见诸艺术题材应有一定时限(约 二百年),朱熹谓豆腐为刘安发明或有所据。豆腐的发明改变了中国既有的作物结构, 菽在五谷中的作用与地位降低,逐渐成为提供副食品与救荒保岁的作物。豆腐的出现显 然与石磨的推广有关,但有趣的是麦类缘此成为主食作物而豆类缘此成为副食作物。加 工工具竟能影响和改变粮食作物的地位与功用,确实应予以关注与研究。豆制品加入副 食行列丰富了中国菜肴的花色品种,豆腐、豆豉、豆芽、豆酱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菜肴 系列之一。 12.2 蒸与炒 在典型的西餐制作过程中,截至目前尚无蒸、炒两种烹饪方式。蒸是烹饪方法之一 种,是把肉食或面食放在笼箅中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就烹饪而言,如果没有蒸法, 我们就永远尝不到由蒸变化而来的鲜、香、嫩、滑之滋味。中国自新石器时代陶烹出现 即已发明蒸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农耕文明。陶烹 是农业和定居时代的产物,以煮蒸为特色。釜、鼎、鬲、鬶、甑等陶器兼具煮、蒸功能。 学术界认为陶烹时代,火食之道始备。我们常谓水火不相容,但陶烹使得水火相济。《淮 南子》曰“水火相憎,镬在其中,五味以和”,水火由对立而统一在陶烹过程中得到完 美集现。陶器也由实用器而进于文化,半坡与马家窑遗址的“彩陶文化”、山东龙山的 “蛋壳黑陶”,皆为原始陶器之极品。陶器食具的种类与器型奠定了后世金属食具种类 与器型的基础。烹饪科技就总体而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进入铁烹时代利用铁器的导热 与密封性能,蒸法技艺日趋多样与完善。 两汉以前最重要的菜肴是羹,菜肴加工主要是水煮、油炸、火烤、腌制数种。 魏 晋南北朝出现了炒菜技术。炒菜的出现大概与铁制炊具在烹饪中的广泛应用有关。一般 器皿若陶器、铜器者,或因不具备炒烧功能或因融点太低而无法应用。炒菜多为大火急 炒,唯有铁器可以担当此任。东汉许慎字书 《说文》中尚没有 “炒”字, 《广韵》中有 “煼”即古炒字,起初只是粮食焙干的方法。菜肴加工之“炒”是以动植物油为中介质, 加热肉菜浸入调料。与烧烩焖炖煮诸法相比,炒菜以小 (用料体积小)、快 (时间短)、 鲜 (保持原色形味)为特色。炒菜的出现在烹饪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而 “显示出 ① 中国菜肴的独特风味” 。炒菜与烤、煮、炸诸法相比使菜肴的配伍更加丰富多样,中 华菜肴种类繁多、菜系林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炒菜的发明。炒菜涉及到复杂的刀功 技艺、菜种搭配、五味调和、火侯把握,使烹饪业逐渐成为一门具有特殊技艺的专门行 业。 12.3 独特的进食工具——筷子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称为“箸”或“筯”、 “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礼记》中曾说: “饭黍无以箸。”至少在殷商时代, 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 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 《韩非子 ·喻老》篇 载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象牙为箸,必以玉为杯,盛远方珍奇之物而食之,如 此挥霍无度则国危矣。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筷子遍传东亚、南亚诸国家和地区,朝鲜 语中筷子读音与汉语 “箸”相近。箸至迟在5至6世纪已传入日本,“箸”字最早出现 于奈良朝 (710—794)初期编写的 《古事记》中。越南使用箸的时间不会比朝鲜晚。 学术界认为,东西方在餐具使用上走了筷子和刀叉的不同路径,很可能与农耕与游 牧的产业类型选择有关。游牧民族游徙肉食,携带刀具既可做护身武器,又可用来宰杀 切割动物,待到熟食顺便用作餐具;农耕民族定居谷食,刀功一般体现在厨房的烹饪过 程之中,由于不必临餐切割故舍刀而用 “筴”。刀叉与筷子的使用,是适应不同国家民 族地区文化的分化而形成的,是各自合宜的选择,不可遽论高下与优劣。刀叉之优,在 于集多功用于一身;筷子之用,在于删繁就简之便捷。刀叉的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