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唱: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doc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唱: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学科下册 ——《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大鼓和小鼓》 指导思想:新课标要求学生不要再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针对于现在的教育教学形式,精心设计了本节课。 教学内容分析:《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歌曲让学生认识了大鼓和小鼓,从中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在高低、强弱、音色等处都不相同的特点。 学生特征分析: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学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尽情表现,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的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一、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器,认识鼓并学习鼓的敲击方法,尝试用大鼓和小鼓敲击出强弱、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境。 二、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最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尔文”手势帮助学唱歌谱。 三、学会寻找身边类似大鼓和小鼓的音源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器;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老师准备的打击乐器(系红绳的竹筷)为歌曲伴奏,体验敲击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f”和“p”的记号,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轻松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会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体验敲击的快感。 教学难点:体验鼓和自创打击乐器的不同风格;“科尔文”手势的初步了解,强弱对比的把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鼓、系红绳的竹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环节:(完成目标一) 律动《咚咚与嗵嗵》 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答:在打鼓。 师问:出现了几种鼓?分别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生答:两种;大鼓(嗵嗵)小鼓(咚咚咚) 老师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大鼓。(老师以大鼓的身份向学生作自我介绍。因为憨厚、低沉这个形象的声音更能引起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 引出大鼓的两个朋友—小鼓和节奏。(幻灯片出示节奏型) 学生模唱节奏,并找学生跟节奏试一试敲鼓的感觉。 师问:是大鼓的声音大还是小鼓的声音大? 生答:大鼓 老师用“f和p这两个力度符号找不到家了,我们是否要帮助他?”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并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活动,学起来效果会更好。 (幻灯片出示:“小游戏---连连看”) 再次请孩子敲一敲鼓,感受鼓的不同力度,并揭示今天的课题《大鼓和小鼓》。 三、新课环节:(完成目标二) 1)首听歌曲:(听录音。) 师问:这首歌曲情绪如何? 生答:—— 2)再听歌曲:(老师自弹自唱。) 师问:你觉得在歌唱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唱时夸张暗示。) 生答:—— 3)听歌谱:(老师跟伴奏唱歌谱) 师问:找一找,音乐的乐谱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生答:—— (幻灯片出示:“柯尔文”手势图) 生随老师做一做!并尝试加上柯尔文手势唱一唱歌谱。(设计目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在两课时的歌谱教学中来完成,本节课仅教手势,既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尔文手势,又提高孩子们学习歌谱的兴趣;下节课教对应的空间位置,帮助把握音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减小难度,并在以后的歌谱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将学生觉得难以捉摸的音高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 4)歌曲教学: A学生跟琴模唱教词. 找出难点单独辅导。 B男女接龙唱(提示大鼓和小鼓的强弱对比) C加上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跟音乐再唱。(请个别同学敲鼓伴奏,其他同学有感情的齐唱。) 四、拓展环节:(完成目标三) 1、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类似于大鼓和小鼓的声音,为歌曲伴奏。 各小组组长带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展示成果。 2、用教师准备的打击乐器(系红绳的竹筷)代替大鼓和小鼓来为歌曲伴奏。 3、集体表演,跟音乐边唱、边奏、边跳。 五、课堂评价小结,评选“首席大鼓手”和“首席小鼓手” 1、学生互评。 2、老师小结。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和父母合作,共同做一个打击乐器,下节课课堂展示,分享成果。 七、下课。(学生随音乐有序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力度记号:强——f,弱——p。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鼓,通过亲自敲击鼓,感受了大、小鼓不同力度、音色的变化;初步了解“科尔文”手势,并尝试把手势加到歌谱学习中;创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创造和团结的快乐。 由于孩子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根据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