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翰墨,文人情怀.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公翰墨,文人情怀 林公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亦为清一代显臣所少见,追寻林公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思想敏锐、才气横溢,他博览经史、诗书通会,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 从1840年以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确是一部不忍卒读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成了这段历史伤心的注脚。鸦片战争,给国人印象深刻的,固然是英国贩运鸦片引发的侵略、战争,清廷禁烟的失败和耻辱,却给后人带来许多深刻思考。假如,倘若还有假如,鸦片战争后道光帝还能意识到闭关自守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么同光时期的回光返照、力图中兴就不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了。与道光帝的平庸、虚妄相比,庆幸的是道光朝还出了几位明臣良将和先觉士人,就像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魏源、龚自珍等,在民族危难之时,在国运不济、民生忧危面前,正是这些著名人物满怀忧患意识,或身体力行、或思想启蒙,他们前驱先路、寻求改革,为苦难的祖国鞠躬尽瘁,历史永远记住他们!林公名垂青史,除了他为官勤政清廉,对于国政民瘼,无不殚精竭虑,政绩显著,主要还是因他具有远见卓识,力主禁烟抗英,并有虎门销烟的壮举,中国民主革命由此发端。林公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亦为清一代显臣所少见,追寻林公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思想敏锐、才气横溢,冗繁政事之余,他博览经史、诗书通会,为人为事,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嘉庆十六年(18年)进士,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国人敬仰,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50年病逝于广东潮州,晋赠太子太傅、谥文忠。他诗书兼擅,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后辑为《林则徐集》。 诗言志 显本色 闽地钟灵毓秀,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至清代中后期,当地文人盛行“诗钟”,聚折枝吟局,游戏文字,驰骋情思。林则徐父林宾日,秀才塾师,恬淡处世,曾效宋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之韵事,在家养鹤并绘《饲鹤图》以陶冶情性。林则徐生于斯长于斯,自幼才思敏捷,熟读诗书。他7岁能作文。9岁那年元宵节,私塾先生给学童出对子:“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应声对曰:“打一声锣代天地行威”。又有人以当地俚语出联曰:“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脱口而出:“鸡公有髻不梳头”。其父高兴地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又有一次,私塾先生带学童游鼓山绝顶峰,先生一时兴起,出“山”、“海”二字,令弟子作七言“鹤顶格”联一副。林则徐率先吟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不仅对得工整,而且气势不凡。1829年,在外为官的林则徐丁父忧回福州,在福州西湖为宋代抗金名臣李纲祠立了碑记,并写了一副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林则徐出任江苏廉访使,曾在大堂悬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升任两广总督后,又在府衙自书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皆成名句。 文人素有“诗言志,词缘情”之风,林公喜好白居易诗,“诗宗白傅”,其早年诗作有白诗之迹,他的《病马行》、《驿马行》等诗作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尤其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在《答陈恭甫前辈寿祺》、《高阳台·和噼筠前辈韵》等诗词中更是疾恶如仇,疾呼禁烟。林公36岁出任浙江杭嘉湖道,到66岁以钦差大臣赴广西,病逝途中。除了贬谪新疆三年,长期担任地方高级长官,直至封疆大吏。他满怀“民准邦本”、“经世致用”的政治理想,每到一地必察访吏治,关心民瘼,对处于苛政、租赋、天灾重压下的百姓,有着深切的了解与同情,千方百计地施仁政,纾民困。林公政余抒情和官场酬和之作,特别是他在粤东查禁鸦片到谪戍伊犁时期的部分诗篇,洋溢其强烈爱国热忱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堪忧。对林则徐来说,忧国与忧民,爱国与爱民是一致的。“上酬国计下民生”,这在他的诗里有多方面的体现。 林公作为朝廷重臣权贵一时,虎门销烟更是名震中外。道光帝一纸圣谕,他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革官免职流放新疆的“罪臣”。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深深为他的处境扼腕长叹,林公却吟出“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他镇静坦然,孤独但坚定地走向新疆,走向伊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此时的他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表达对国家命运生死相许的赤胆忠心。此后,花甲之年的他拖着多病之躯踏遍天山南北,兴修水利,开荒屯田,营建塞外粮仓,林公渠、坎儿井福及后世。流放伊犁,不仅未使林则徐倒下,反而给了他演绎精彩人生的舞台,给了他彰显英雄本色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