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高热
(High Fever) ;(1)高热:指凡口腔温度超过39℃以上的即称为高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祖国医学称“实热”、“壮热”、“身大热”、“日晡潮热”等。 ;(2)本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感染(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传染病(菌痢、脑炎、麻疹、水痘、白喉)、寄生虫病、中暑、风湿热、恶性肿瘤等疾病;多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3)高热对人体消耗很大,且可引起许多严重合并症(如小儿发病则病势急骤,常可继发惊风、???搐、气逆痰厥等),因此必须迅速、积极治疗,且要及时清除有关致病因素。 ; 引起高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感受外邪(热邪亢盛),邪正剧争。 ;★风热(邪)→口鼻或皮毛→人体→肺失清肃 ,卫失宣畅。
;★温热(邪)→内传入里→深入气分或内陷营血→热邪闭郁于里。
;★暑热(邪)燔灼→内犯心包—→蒙蔽心窍。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疫毒→人体→熏蒸脏腑、肌肤→郁热燔蒸。
;1.外感风热
【症状特点】:壮热有汗,微恶风寒,咳嗽,痰粘色黄,鼻塞或流浓涕,头痛,咽喉红肿疼痛,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解表。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主穴:曲池、大椎
配穴:鱼际、尺泽、合谷、外关 ;①鱼际(荥)、尺泽(合水):
——均能清泻肺经之火。
②大椎(诸阳交会穴),清热要穴。
——能宣散一身之阳热。
③合谷、曲池、外关
——疏风解表、清热泻火。 ; 咳嗽较甚者加列缺。头痛明显者加百会、印堂、太阳。咽喉肿痛者加少商。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大椎、少商可点刺出血。 ;【症状特点】:
(1)热邪在气分:(白虎汤证)
身热面赤,大汗出,渴喜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2)热邪在营血:(犀角地黄汤证)
高热入夜尤甚,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或斑疹隐隐,或见吐血、衄血、便血等,口燥而不甚渴,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热在气分者:清热泻火、通腑生津;
——以阳明经穴为主;
热在营血者:清热凉血、开窍宁神;
——以手少、厥阴经穴为主。 ;(1)热在气分:
合谷、曲池、大椎:
——均为清热要穴;
内庭、二间(荥)、丰隆:
——泻阳明热; ;(2)热在血分:
少冲、中冲、曲泽:
——清营凉血开窍;
神门、内关、大陵:
——清心宁神;
曲池、委中:清热凉血解毒。 ;【随证配穴】:
高热、神昏者,加水沟、十宣。
大便秘结者,加支沟、天枢。
斑疹和出血者加血海、膈俞。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大椎、中冲、少冲、曲泽等穴可行点刺出血法。 ;【症状特点】:
肌肤灼热,面红耳赤,渴喜饮冷,口唇干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 ;【治法】:清泻暑热,开窍启闭。
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外关:清热祛邪要穴;
中冲、内关:清心开窍、除烦安神;
曲泽、委中:(刺血)清泄暑热。 ;【随证配穴】:
神昏者,加水沟、十宣。
口渴唇干者,加廉泉、金津玉液。
抽搐者,加太冲、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中冲、曲泽、委中可施行点刺出血法。 ;【症状特点】:
全身高热,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甚至溃烂作痛,烦躁不安。或见丹痧密布肌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外关:清热祛邪要穴;
曲泽、委中:清血热、解疫毒;
内庭、陷谷:疏解阳明热邪 ;【随证配穴】:
咽喉肿痛者,加少商、天容。
肌肤丹痧者,加血海、膈俞。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曲泽、委中可点刺出血。 ;(1)针刺治疗流行性感冒发热188例,均具有高热(39℃以上)。
【治法】:
早期患者(具有高烧症状),取大椎穴,徐徐进针1.5~2cm,用透天凉手法,捻转时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