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
(一)群体质量指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的形成过程及物质生产与分配等内容,表
面上看这些生长过程是个体的生长,实质
上更是贯穿在整个群体发育过程中,更受
群体的影响。因此,群体质量的优劣直接
影响着各产量构成因素形成与协调以及最
终的产量水平。
那么,什么叫群体质量?
所谓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
项性状指标优化值的综合状况。
那么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又是什么呢?
通常把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
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称为高产群体质
量指标。
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1、产量主要形成期较高的光合生产量
2、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
3、较高的粒叶比与良好的叶系配置
4、较高的单茎茎鞘重
5、较高的根活量
6、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有较高的茎蘖成穗率
1、产量主要形成期较高的光合生产量
抽穗前茎鞘中贮藏碳水 20-40%
籽粒 化合物(淀粉等)
产量
的物
质来
源 抽穗后光合产物 60-80%
那么这两个阶段干物质生产量与产量又有怎
样的关系呢?
研究表明,抽穗
期群体干物质生产
量与产量的呈抛物
线关系,说明抽穗
期干物质生产量过
大过小均不利于产
量的提高而是存在
一个适宜值。
图1 抽穗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研究表明,
抽穗-成熟期群
体干物质生产
量与产量的呈
极显著线性正
相关,说明提
高抽穗至成熟
期的干物质量
可显著提高水
稻的产量。 图2 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由上分析可知,提高抽穗~成熟期的光
合生产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实质上它是
高产水稻群体质量的核心指标。
可见,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
1)基础条件:调控抽穗前的干物质积累,
使其达到适宜值;
2)关键措施:提高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
及其占总生物量中的比例。
所以,栽培上应围绕这两点开展相应的
工作。
2、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
1)水稻产量与LAI的关系
①水稻产量的提高与LAI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②任何类型水稻品种的最高产量,LAI均有
适宜的值。
③抽穗期群体适宜LAI值要通过合理的叶面
积发展动态来实现:群体拔节前后的叶面积
增长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例。
2)水稻产量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①水稻产量的提高与总颖花量的增加有密切
的关系;
②产量与总颖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总
颖花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综合考虑LAI和总颖花量对产量的
影响,我们可以认为:
总颖花量是提高产量的基础。对同
一品种而言,只有在适宜LAI基础上形
成较多的总颖花数,才能既提供巨大
的光合作用贮藏库,又能同时促进光
合生产,进而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3、较高的粒叶比与良好叶系配置
粒叶比是衡量水稻源库关系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
粒叶比
单位叶面积颖花 单位叶面积实粒 单位叶面积粒重
2
2 实粒/叶(cm) 2
颖花/叶(cm) 粒重/叶(cm)
粒叶比这3种表示方法不仅单位不同,其
生理意义也并不完全相同:
颖花/叶反映了单位叶面积所负载的库容
的大小;
实粒/叶反映了单位叶面积负载库容量的
大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