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研究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硏究方法作業3-2 理四王韻晴 【硏究主題】 醫療行爲選擇與屮西醫藥資源在空間分布上之相關-以內湖區爲例 醫療 medical 行爲 behavior 屮醫 Chinese medicine 西醫 western medicine 空間 spatial 【文獻回顧】 壹、行爲地理學 地理思想的發展,早期的環境決定論指出人類受到環境影響、控制, 地表各種不同的空間分布以及空間行爲的產生,只是基於環境的改變,而 忽略了人類本身的想法與選擇,強調重點是環境如何控制人類活動(王洪 文,1988)。對於它過度簡化邏輯和正當性,可能論者與機率論者提出質疑 後,其影響力漸走下坡。後來,由於生態學的出現,認爲硏究重點應放在 人與環境間的互動,而非於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上,地理學的重心便轉而硏 究「人」如彳可影響「地」。由此可知,人與環境是地理學硏究中關心的兩個 基本要項(羅國彰,2002) ° I960年行爲地理學興起,環境識覺硏究者認爲每個人都有著一幅世界 的意象,個人的偏好、價値、決策、行爲都以此爲依據,而不是以客觀的 現實世界爲基準,因此,即便硏究的主題有所不同(Wood, 1970),但所有的 硏究大體上還是聚焦在環境識覺和空間行爲的連繫。 -、環境識覺 環境識覺是指個人或群體對於一項或一組社會刺激所得到的印象會 受到個人特性、經驗背景、區域或事件的性,甚至是獲取資訊來源的難 受到個人特性、經驗背景、區域或事件的 性,甚至是獲取資訊來源的難 易的影響將印象加以修飾後存於腦海之屮(Wright, 1947; Lowenthal, 1961)。 Downs(1970)提出的環境識覺硏究槪念圖屮,指出對一個從未有經驗的 使用者而言,他藉由各種資訊來源,對區域或事件屬性產生模糊的了解, 而在心裡組成一幅世界的意象。因此首次類似行爲的發生,可視 爲對環境的一種探索活動,之後藉著與環境的互動持續得到新的 訊息,不斤修正此意象,並重新加以評價。 訊息,不 斤修正此意象,並重新加以評價。 Golledge和Stimson(1987)提出一個更細緻的槪念圖,認爲介於環境與 行爲間的是一個猶如黑箱作業的心智過程,而影響這個過程的因素除了 自身的變數(如個性、情緒等),個人週遭的團體和文化因素,也相當重要, 惟有找出各個因素,人的認知決策過程才得以透明化,與外顯行爲之間才 得以有效連結。 二、空間行爲 學者認爲人們對環境的觀念,不管是由全體來看或單獨看一部分都產 生不同的意義。最早Kirk(1951)在提出行爲環境槪念時,將環境分爲現象環 境(實質存在的環境)和行爲環境(由個體或群體產生識覺後,由人類的知 識、價値觀等所轉變而成的環境)兩種。Sprout和Sprout(1965)也提出類似的 觀念,將環境分爲實際環境和心理環境,前者指的是眼睛可見的自然與人 文環境,後者即爲意象和槪念交織而成的識覺環境。 Sonnenfeld(1968)依據環境與行爲關係的程度,把環境細分爲四個部 分:(1)地理環境:即客觀的地理環境,是外在於個人的整個環境,範圍最 大;⑵運作環境:地理環境屮涉及影響個人或群體行爲的部分;(3)識覺環 境:運作環境屮,經由人的感覺器官學習和經驗到的那一部分;(4)行爲環 境:人類察覺並引起行爲反應的那一部分環境,範圍最小。 Timmermans和Golledge(1990)指出當從事行爲的硏究時,需要分別了 解:選擇的幾種可能性、每個人考慮選擇的因素、每個決策者評估每一種 選擇的標準,以及他們賦予每個標準的相對權重。也就是,無論是環境識 覺或空間行爲,其實是一體兩面,彼此間是連續的過程,不可分割。 人生活在社會環境內,除了本身的特質外,社會環境狀況與資訊不僅 能刺激個體,也會內化成爲本身的意象,進而統合做出決策,行爲之。這 種行爲訊息的處理是複雜的,在這種複雜的過程下,與真實社會顯現的現 象必然存在在關聯性。本硏究之屮想要討論的便是個體的醫療行爲選擇如 何在運作後展現在可見的實體空間下。 貳?醫療服務利用及消費模式 一、醫療服務利用行爲模式 Anderson和Aday (1974; 1988; 1995)提出的醫療服務利用行爲模式,經 數次修正後,將原本僅強調以個人爲單位的因索來探討醫療服務利用行爲 的模式最後統合成視醫療行爲一動態循環的槪念,除強調模式屮各種因 子動態均衡及交互影響外還提出操作型指標。 健康行爲主要的決定因素:人口特徵、健康照護系統、外在環境。 健康行爲:健康行爲會影響健康結果,如飲食、運動、自我照護等。 1 ?傾向因素: 指病患發病前之個體使用醫療服務傾向 可變因素: 乩健康信念及態度:對醫療保健之知識與價値觀,如是否相信醫療效 果等 b.健康照護知識 不可變因素: 人口學特質:年齡、性別及婚姻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