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源山导游词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
于东经 118°30 ~118°37 ,北纬 24°54 ~25°0 之间,与泉州
市区三面接壤。距厦门市 106 公里,福州市 196 公里。因为山上泉
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
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
来的关于清源山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
各位朋友,大家好 !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
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 ! 由于时间所
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
家玩得开心尽兴 !
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
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
里,主峰海拔 498 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
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 ; 山高
人云又名“齐云山” ; 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 ; 因山峰鼎峙,故
又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
“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
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
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
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
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 7 处
9 尊,历代摩崖石刻近 500 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
像石室 3 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 ( 李叔同 ) 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
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 36 洞天, 18 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
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
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
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
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 -- 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 -- 林荫石径 -- 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
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
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
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
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
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
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
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
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
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
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
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
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老
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
“福兮,祸之所伏 ; 祸兮,福之所倚。”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
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
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VIP
- (2025)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docx VIP
-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pptx VIP
- 新西兰毛利文化课件.pptx VIP
- 固体物理学 -课件(3.1.1)--第三单元课件.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计划及教案(全册)(表格式107页).doc VIP
- Dell戴尔Dell 32 Plus 4K QD-OLED显示器 - S3225QC用户指南.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教材解读.pdf VIP
- 遗失补办户口本授权委托书.doc VIP
- 2020年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