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感悟升华情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读感悟 升华情感                ———《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以凝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掌声吗?谁愿意谈谈你得到掌声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2、学生交流。 3、师:是啊,掌声让我们开心。使我们激动。谁不渴望掌声呢?掌声还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学了课言语后,会对掌声有更新的理解。大家有信心学好课文吗?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①我想知道这是谁的掌声?②这掌声是送给谁的?③我想知道这掌声产生了什么结果?) 5、师:同学们提得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咱们比谁的收获最多。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并思考两次掌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英子当时的内心世界呢? 生1:从“犹豫”这个词,我体会到英子当时不愿意站起来,她怕出洋相。 生2:我从“眼圈红红的”体会到英子很委屈。 生3:我从“慢吞吞”这个词,体会到英子站起来动作很慢,她当时一定很不愿意。 师:从这些词语,让我们了解了英子的内心,体会到她当时矛盾痛苦的心情。英子小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在她得到同学们的掌声之前,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交流。 生1:我觉得英子是个文静的孩子,不和同学们说话。 生2:我觉得英子还是个自卑的女孩子。 师:是呀,身体上的残疾给英子的心灵也带来了伤害,自卑的心理使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说笑、游戏。此时,假如你是英子,你会怎样? 生1:假如我是英子,我的脸一定羞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生2:如果我是英子,我会很痛苦,想哭。 师: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上讲台讲故事是多么快乐的事,可对于一个身体有残疾而导致心里自卑的孩子来讲,要想走上讲台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英子终于走上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从这掌声里,你听出了什么?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生1:从这掌声里我知道同学们没有嘲笑英子。 生2:从这掌声里我知道同学们在鼓励英子不要害怕。 生3:我想对英子说:“英子,没事的,大胆上去吧,我们支持你!” 生4:我会对她说:“相信自己,你一定会讲得很好。”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终于讲完了故事,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如果说每一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第二次掌声更多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批注。 生1:我认为这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表扬,表扬英子的普通话讲得好,声音十分动听。 生2:这是赞扬的掌声。 生3:我认为这是肯定的掌声。 师:透过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英子激动的表情。 生2:我仿佛看到了英子感动的泪水和灿烂的微笑。 三、深入课题,升华情感。 师:课文中同学们把爱化作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在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都蕴含着爱,爱还是什么呢? 生1:爱就是借给同学一块橡皮。 生2:爱就是扶起摔倒的小朋友。 生3:爱就是给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送上的热茶。 师: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对于那些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掌声尤为重要。同学们,让我们做个爱心小天使吧,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掌声》这一课中,我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不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而是指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语句所含有的内在情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自己探索如何读好课文。由此,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所悟,有所感,我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将文本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这样做,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地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也正是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产生了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正如整合学习理论所说:“惟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通过这堂课,我更好地

文档评论(0)

gch251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