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分析.pptx

电力工业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电力工业企业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6.1 技术经济指标;1、概念;2、作用;3、分类 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分为:;;;;§6.2 发电煤耗及供电煤耗分析;2、供电标准煤耗;3、标准煤量;;4、发电用标准煤量;5、发电用原煤量;;6、发电原煤耗:;7、发电厂用电率:;8、发电单位成本;1、供热耗用标准煤量:;发电耗用标准煤量= ;;2、供热标准煤耗:;3、供热原煤耗:;4、供热单位成本:;5、发电(供热)水耗率;6、供热厂用电率:;二、影响供电煤耗水平的高低;三、主要经济“小指标”;主蒸汽温度和压力即是保证运行安全的监视指标又是保证运行经济性的考核指标,从低温低压、中温中压、高温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到超临界压力大机组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电厂的循环效率,使发电煤耗率大幅度降低。;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压力。排汽压力愈低,绝热焓降愈大,汽机热效率就高。但有个限度,即达到极限真空为止。超过极限真空,反而不经济。;(1)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指锅炉低温空气予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所有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与排烟容积。排烟温度越高,排烟容积越大,排烟热损失越大。;(2)给水温度; 指最后一个高压加热器出口的联承阀后给水温度。利用抽汽加热给水,目的是减少汽机侧冷源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给水温度与高压加热器投入率、机组负荷、加热器数量、结构关系密切。给水温度(给水焓)是常用的技术经济小指标 焓表征物体吸收的热量(在等压过程中)为一个体系的内能与体系的体积和外界施加于体系的压强的乘积之和;(3)冷风温度 冷风温度指锅炉低温段空气予热器入口的风温,随季节和厂房内温度高低而变化。冷风温度高,排烟热损失降低,冷风温度低,排烟热损失增加。;;例1:设某电网有“一、二、三”三个电厂,基期和报告期电网及分厂的厂供电量分别为: 和 ;例2:设某电网有“一、二、三”三个电厂,2000年全网及一、二、三电厂的厂供电量依次为100000万千瓦时、20000万千瓦时、30000万千瓦时和50000万千瓦时。全网及一、二、三电厂的供电煤耗为439.38克/ 千??时、520.35克/ 千瓦时、450.45克/ 千瓦时、400.34克/ 千瓦时。2001年全网及一、二、三电厂的厂供电量依次为110000万千瓦时、21000万千瓦时、32000万千瓦时和57000万千瓦时。全网及一、二、三厂的供电煤耗为432.73克/ 千瓦时、517.40克/ 千瓦时、445.35克/ 千瓦时、394.45克/ 千瓦时。试用多因素指标分析法分析报告期比基期全网及一、二、三厂供电煤耗的绝对变化、相对变化和综合变化值。;五、供热煤耗分析;例:某热电厂当日锅炉供气量为18822吨,蒸汽焓 ,;§6.2 发电厂用电率分析;二、影响发电厂用率的主要因素;1、动态对比分析法 发电厂用率动态对比主要与计划比、与去年同期比、与历史先进水平比,在时间上可分为年、季、月、旬等。 (1)年、季、月动态对比分析一般可按下表进行分析。;2、单耗分析法;(1)发电厂用率的绝对变化值 ;(2)供电煤耗的相对变化值 ;作业:某电网有“一、二、三”三个电厂,2000年全网及一、二、三电厂发电量依次为2000000万千;§6.3 线路损失率分析;2、影响因素分析;二、线损率的分析方法;(2)线损率的相对变化值 ;(2)线损率的相对变化值 ;例:某电网所属5个供电局1999及2000年线损率如表6-3所示,试用多因素指数分析法分析2000年全国及各供电局线损率的综合变化值及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值。;3、降损措施效益分析法;§6.4 频率合格率分析; 3、影响频率变化和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二、频率合格率分析;§6.5 劳动生产率分析;1、按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3、按实物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三、劳动生产率分析方法;2、因素分析法 ;作业:某电网1999年和1998年的发电量、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及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如表6-5所示,按因素分析法分析该电网1999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的发展速度。;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