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孩子“数学焦虑”源于遗传.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成孩子“数学焦虑”源于遗传 家长看到孩子撒谎,也许打骂并不应该成为第一反应。科学家们发现撒谎的孩子更聪明,正确的引导说不定可以让孩子成为未来栋梁之才。这个有趣的科研成果,日前获得2014年“菠萝科学奖”。 一直以来,科学研究总带着神秘又严肃的面具。而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也侧重于发表的论文数,或是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些都忽略了人们的好奇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为此,2012年起,浙江省科技馆与科技媒体果壳网合力举办“菠萝科学奖”,通过征集科学领域内“好笑而严肃”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科学技术有趣的一面。 撒谎是大脑的高级功能 来自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的李康团队为说谎的孩子“平反”:撒谎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表现,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 研究者解释说:如果把大脑比作一间公司,那么管控系统就是CEO,从7到12个月的婴儿身上就能观察到一些管控系统的基本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其能力和影响力也逐渐变大。脑科学研究者们猜测,它的核心办公场所大概位于额叶。管控系统负责制定计划、监督工作、达成目标、解决问题、制止开小差,以及打击拖延症。一旦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出现诸如缺乏计划性、难以集中注意力、日程混乱等症状。 研究者曾经做过两个关于偷看和撒谎的实验。第一次,研究者交给孩子一份礼物告诉他们不要偷看,然后暂时离开。房间里隐藏的摄像机会记录下孩子是否有偷看行为。第二次,研究者让孩子根据叫声猜测背后的动物,创造条件引诱他们转身偷看,询问他们有没有作弊。对照来看就知道孩子是否撒谎,以及说谎后能否保持镇定不露马脚。通过这些测试,研究团队发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不仅越来越爱撒谎,撒谎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爱说谎话的孩子在管控系统的功能测试中表现都相当好。 害怕数学和多种因素有关 孩子看到数学题就害怕,家长不要一味地埋怨孩子不认真、不努力,这些学生的数学焦虑,其中有四成原因基于基因遗传。这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王喆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数学老师、家庭环境、不开心的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表现。 这项研究于3月10日发表于《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期刊》。研究者追踪一群中产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平均12岁时进行最后两次家访,评估四项指标:数学焦虑水平、总体焦虑水平、数学解题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比对216对同卵双胞胎与298对异卵同性别双胞胎的数据,研究者得出结论,基因可以影响个人的数学能力和焦虑倾向,从而改变“数学焦虑”的几率。 同卵双胞胎基因完全相同,异卵双胞胎平均有一半相同的遗传基因。同卵双胞胎从小到大都处在大同小异的环境中,异卵双胞胎这点上跟同卵双胞胎没什么区别了。因此,如果某种“表型”在同卵双胞胎里的同步发生率,远高于异卵双胞胎里的同步发生率,遗传基因可能就对这种“表型”影响甚大。 这项研究用的就是这种“双生子研究法”,结果显示,数学焦虑的遗传度大概在40%,也就是说,一群人对数学的害怕程度各不相同,这些程度的波动差异,有40%归功于基因,其余60%则来自教学质量、家庭环境与其他因素。 所谓“数学焦虑”,其实就是一看数学就开始害怕。2012年,斯坦福大学研究者曾发现,处于“数学焦虑”状态中的学生做题更慢也更容易出错,他们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核活跃程度上升,与推理解题和工作记忆相关的脑区活跃程度则下降了。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斯蒂芬·佩特里尔教授是这项研究参与者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的目的不是告诉哪些人“数学不是你的菜”,而是在于理解“数学焦虑”的起因,从而找到克服心理阻力的干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