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溜 索 ; 1.理解并积累“锱铢、迟疑、盘桓、千钧之力、战战兢兢”等词语。
2.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简述故事内容。
3.学习本文用简洁的语言、精练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4.感知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勇敢的人物形象,学习他们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 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作家、编剧。其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品惯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对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
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 溜索 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通常用两条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的态势。渡河者把皮带或绳索系于腰间,绳上挂以木制滑轮,借倾斜之势滑过河。
; 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溜索是过去交通不便的临江山区民众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类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是一种不畏艰险、勇猛顽强的山地性格的写照。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山区的大部分溜索已为桥梁所取代,只有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
;1.给红色的汉字注音
鬃( ) 脑髓( )
一睹( ) 滇西( )
驮子( ) 锱铢( )
黏汗( ) 盘桓( )
顷刻( ) 蓦地( )
战战兢兢( ) ;2.词语释义
探视:察看。
盘桓:回环旋绕。
顷刻:极短的时间。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森气:森严可畏的气势。
蓦地:出乎意料的;突然。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形容很微小。
千钧之力:形容力量之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 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9):“我”和驮队一道来到怒江边,准备溜索过江。
第二部分(10—24):在首领的指挥下,驮队陆续溜索过江。
第三部分(25):过江后,驮队继续上路。; 1.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峡???之险,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①烘托。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面“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在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不时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描写,充分表现出“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也让读者如临其境。?; 2.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②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又反衬出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熟练。
③牛溜索渡河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也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怒江峡谷不同寻常的险恶。; 3.文中是怎样写马帮汉子们过溜索的?
写汉子们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了“小”字。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第二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4.文中描写领队的文字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心部下。
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