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受牛与子贡赎人精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 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 【文题】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 , 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上 来。 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 , 他高兴地接受了。 大家议论纷纷 , 认为他太 贪心。 孔子却对他说 , 你做得对 , 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 : 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 , 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 , 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 , 鲁国人到国外旅行 , 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 的本国人 , 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 , 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 后却没有去报账 , 人们夸赞他品格高尚。 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 , 说他的行为妨碍了 更多在外国沦为奴隶的人被赎回来。因为垫钱赎回了奴隶 , 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 失 , 而报账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 , 所以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要求 : 全面理解材料 , 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 , 自选文 体 , 自拟标题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简析】 这段文字叙述了两件类似的事情 , “救人受牛”和“赎人不报账” , 涉及了孔 子、学生一、小孩、小孩的父亲、大家、学生二、鲁国奴隶、鲁国政府等可谓情 节复杂 , 人物众多。对这类材料的解读 , 可以从“人物角色”出发 , 连线现实逆向 思考出新意。 【想之“初”】 将材料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类 , 通过对人物的解读开启思维。 关于子路与子贡 (做事者 ): 根据《吕氏春秋?察微》记载:“救人”的学生为子路,“赎人”的学生为子 TOC \o 1-5 \h \z 贡。原文如下 : 鲁国之法 : 鲁人为人臣妾诸侯 , 有能赎之者 , 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 , 来而让 , 不取其金。孔子曰 : “赐失之矣。自今以往 , 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 , 则无 损于行 ; 不取其金 , 则不复赎人矣 ! ” 子路拯溺者 , 其人拜之以牛 , 子路受之。孔子曰 : “鲁人必拯溺者矣。” 相关资料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享季路,鲁国人,小孔子9岁。孔子的得意门 生 , 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 , 好勇力 , 事亲至孝。 除学诗、 礼外 , 还为孔子赶车 , 做侍卫 , 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 深得器重。初仕鲁 , 后事卫。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 孔子。这段记载说出了子路的三个特征 : 性格粗鄙 , 直率 , 喜欢勇力。 孔子的学生子贡 , 姓端木 , 名赐 , 子贡是字。 卫国人 , 小孔子 31 岁。 善于经商 ,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利口巧辞 , 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评价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 思是说子贡他不听我的话 , 跑去做生意 , 结果他总能赚钱。 探究思考 : 思考一 : 子路救人的动机。网络上一篇题为《素食培训收费乎 ?免费乎 ?》的 文章里写道 : 有人掉进河里 , 亲人在岸上喊 , 如果能救上他 , 就送一头牛作为报酬 , 子路听了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 , 高兴地接受了报酬。这段文字似乎让我们感觉 子路是为了那头牛才去救人的。 思考二 : 子路的性格对他救人以及接受奖赏的影响。 根据资料 , 可知子路是勇 敢的 , 直率的。 他救人可能不是为了得到那头牛 , 他接受那头牛时可能也没想到别 人的评价 , 只是率性而为。这才是真实的子路。 思考三 : 子贡“赎人”而不去报账的背后。《素食培训收费乎 ?免费乎 ?》中 引用了另一个故事 : 子贡到国外去 , 碰到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 , 就掏钱赎回了 他。回国以后他既没有张扬 , 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 讲给众人 , 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 , 人格高尚。一时间 , 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做美 谈。 思考四 : 子贡的性格和个人经济状况对其做事的影响。 和子路比较起来 , 子贡 更注重“礼”。他不会像子路那样鲁莽 , 也没有子路的直率 , 他懂得内敛和谦虚 , 做了好事不但不会去宣传 , 甚至会隐瞒。所以 , 从动机上看 , 他并没有想利用这件 事得到人们赞扬的意图。 再从经济情况看 , 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 他根本不会在 乎赎回奴隶的钱。 关于孔子与人们 ( 评价者 ): 思考五 : 寻找孔子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 : 孔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孔子预想这种做法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 肯定子路 , 因为他的行为可以鼓励人们向善 ; 批评子贡的行为 , 因为他为鲁国人们 树立了太高的道德标准 , 导致人们因权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点拨二 : 孔子认为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