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饮中八仙歌》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中八仙歌;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李璡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饮酒十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一般看到的评析; 本诗立意别出心裁,语言幽默。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豁达这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人物素描的???法,将这八人容在一首诗中,使得这幅“群像画”栩栩如生,逼真自然。   全诗幽默风趣,情调欢快;音韵上一韵到底,而结构上又层次清晰,八个人物各具特色,又异中有同。有其艺术上的独创性。 ;值得斟酌的地方: 1)八个酒仙嗜酒没错,但他们的嗜酒是豪放和豁达吗? 2)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人物素描的笔法,将这八人写得栩栩如生,逼真自然。同意这个说法。 3)全诗幽默风趣,情调欢快。这有待斟酌,尤其是“欢快”恐怕更与事实不符合。;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载(746)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41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 “史称”则太草率,哪来的史?是杜甫把他们放在一起写,有意图的吧?; 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前半句可以接受,但后面的“盛唐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则待斟酌了。;程千帆:两条腿走路;贺知章(659-744);;; 首先我们看贺知章。 第二句写他喝醉了,从马上掉了下来,掉入井里,竟然 在水底下睡着了。贺知章毕竟不是海豚,这是不可能的。后代注家在解释这句时,有不同的看法。仇兆鳌认为:“落井水眠,当是贺监实事。”钱谦益则说:“极状其醉态之妙,无往而非眠也。”一个认为是真的,一个却认为只是刻画其醉态,非真有其事。就这件事的真伪,是不能争论的,因为没有确切的材料可以证明。按常理推论,当时应该确有这样的传闻,杜甫不可能凭空而写。贺知章是中央一级的高官,曾任礼部侍郎、秘书监,所以他如果从马上掉入井里,一定有人赶去救,救上来时,或许发现他仍然呼呼睡着了。对于这点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是否真有其事,不需追究。我们看这首诗本来就是要通过杜甫所描写的画面去理解其背后的思想。; 贺知章在《旧唐书》中有传,《本传》中说他:“言论倜傥,风流之士。……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说他不受规矩约束,晚年更加荒诞不羁,是值得深思的。一 般人都是年少狂妄,老来严谨。可是史书却说贺知章中年不太狂,老年更狂。这种反常的形态隐藏着什么

文档评论(0)

理工人的林中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