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田园风光
我的老家在衡山的乡村,这儿的四季可比城市里美多了!
春天,雨姑娘唤醒了迎春花,迎春花慢慢的张开了金黄的花瓣。小溪上的冰融化了,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儿。小草发芽了,露出了他们绿色的小脑袋。山野间又响起了牧牛郎欢快的歌声。小鸡们长大了,它们要走出鸡窝,去寻找食物。啊!春天,多么生机勃勃!
夏天来了,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但花儿们却格外高兴,各种小野花在绿色的大毛毯上跳舞,它们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小红花很有礼貌的像太阳敬了个礼,对她给自己的阳光浴表示感谢。小黄花也毫不示弱,它为草妈妈献上一支舞蹈,表示她对草妈妈的爱。狗尾草也冒了出来,他一动不动,原来正在装谷穗呢!啊!夏天,多么五彩缤纷!
秋天,树木枯萎,鲜花凋零。秋风妈妈用微微颤抖的手抚轻轻的抚摸着那枯黄的树叶,秋雨小声的安慰着秋风妈妈。秋天,是伤感的!
冬天,白色的雪精灵来到了人间,告诉人们寒冷的来临。这会儿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来到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过家家。好不快活呀!雪地上回荡着这欢快的笑声,连大人们都被这笑声吸引。冬天,是欢乐的。
这就是美丽的乡村四季,每年假期,我都会回老家看看。
自从学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后,我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机会来了,爸爸提议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三月十五号下午,我们乘车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刚上车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县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便在桃花源宾馆住了下来,又开始下大雨了,为桃花仙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们来到了桃花山,在门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片,便往内走,到了桃花林,边走边看,桃花林的桃树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由于时节未到,来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数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脑袋,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如入仙境一般!
从桃花林出来便来到了碑廊,两边有许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风雨剥蚀,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方竹亭,经过遇仙桥,就钻进了秦人古洞,洞内黑漆漆的、弯弯曲曲的、岔口很多,会使人迷离往返!所以我小心翼翼的跟着导游走,生怕跟丢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台,真是“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从豁然台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蓝的!太阳是火红的!云朵是嫩白的!鸟瞰秦人村,秦人村环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与良田美池交错,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边有人在钓鱼,白色的玉兰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花争相开放,旁边有蛇行龙腾的竹廊,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过竹廊户户相连,不怕风吹雨打!真不负唐代刘禹锡题碑“桃源佳致”啊!
我们边走边看着竹廊外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人宅,从这户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户,与朴素的村民讨价还价,妈妈买了农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买了吓人的木头蛇,累了坐下来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摆满了小吃,我们又在里面许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来!
接着又游览了桃仙岭、桃源山、沅江风光带等景点。
我们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欣赏着这漂亮的桃花仙子,桃花源之游真让人流连往返,时间过的真快,才看完,便又上了回家的车子……
落日的余晖渐渐的落到了地平线下。
地里干活的、工厂上班的、还有小商小贩们、接送孩子的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村里的路灯亮了,各家各户透出了灯光。
人们吃完了晚饭,三三两两的走出了家门,来到大街上,街上这里一簇,那里一堆,他们谈论着家长里短,谈论着一天的收获。小孩们听着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男人们凑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还有的老爷爷在一起下象棋。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
这时爷爷对我说:“走!咱们出去风凉乘凉去,顺便带着我的“二胡,”出去热闹一下。”我们走在路上,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我着急地说:“爷爷快点!”到了以后,我们坐下来,爷爷拿出了二胡,调好了弦儿。爷爷拉起了悠扬的琴声。我虽然听不懂,但是爷爷拉得非常用心,爷爷拉的是以前的歌曲,那是他们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远处不时传来青蛙和蛐蛐的叫声,偶尔还会听到知了的叫声,它们和琴声汇成了“农村小夜曲。”
夜浓了,天凉了,雾气也浓了,纳凉的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夜静了,村子里静悄悄的,劳做的人们入睡了。只剩下青蛙、蛐蛐和知了还在歌唱。
乡村的晚上多美呀!
猜你感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