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非营利组织部门的现况与发展趋势分析.pptxVIP

台湾非营利组织部门的现况与发展趋势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 黃冠航、鄭十維、張效齊 郭峻廷、徐鵬麒 2 壹、背景 非營利組織在1980年之後開始蓬勃發 展,根據1997年的統計,台灣共有1595 個基金會。其中75%以上是在1980年以後 成立的。就資金來源來看,超過70%是屬 於獨立基金會,約25%是企業基金會,剩 下的才是政府及其他類型基金。 3 壹、背景 在1980年後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大致分為 三種類型: 一、社會運動部門(SMS) 二、非社會運動部門(NSMD) 三、非政府組織(NGO):由會員及基金會構成 其組織核心。 4 貳、 目前的狀況 一、非營利部門的成長與台灣社會政治轉型:1980年代之後,台灣NGO在數量方面成長迅速,品質方面變的多元化與多樣化。 以兩個社會脈絡來解釋: 1、短期有利的政治因素 (1)1987年解嚴 (2)第一波社會運動 5 貳、 目前的狀況 1、短期有利的政治因素 (3)第二波社會運動 2、長期社經發展的背景 (1)教育的普及 (2)經濟發展所累積的富裕 (3)知識份子與中產階級扮演重要的角色 6 貳、 目前的狀況 二、法律架構與內部的分化: 台灣的NPO分成兩大類:社團組織、基金會,台灣非營利部門的一個特徵是內部的實質分化只是法律上的。 NPO都必須登記為法人。 規範NPO營運與設立的特別規定是依據民法而來,另外還有一個人民團體組織法。 會員制NPO至少要30個發起人。 7 貳、 目前的狀況 二、法律架構與內部的分化: 基金會則是根據不同成立的宗旨而有不同的政府主管機關。 成立基金會時,創設金額從2百萬台幣到3千萬台幣不等。 台灣非營利部門的特色並不在上述當中,而是他的實務操作內容。 8 叁、非營利部門的功能 一、NPO的五種功能: ◎開創社會關懷領域 ◎發起、提倡必要之改革 ◎維護特定社會價值 ◎提供個人與團體之所需 ◎社會參與的管道 9 叁、非營利部門的功能 二、評估台灣非營利部門功能之方式 (一)提供服務,支援民眾:急難救助、推動改革 (二)由NPO運用之策略評估:「社會服務功能」 「倡導性角色」 「提供諮詢」 (三)從社會政治變遷史評估:支持現狀團體 回應社會變遷團體 肆、 非營利部門所面臨的相關議題 1.組織內部的改革 2.提升管理品質與增進專業化的程度 3.財政來源不穩定 伍、發展的新趨勢 (一)非營利部門取向和活動的區域化與全球化 1996亞太公共事務論壇(APPAF) 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CCF) 世界展望會 基督教青年會 兩岸的交流 12 伍、發展的新趨勢 (二)非營利組間網路的增加 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與聯繫,朝多方面來發展 喜瑪拉雅基金會完成台灣基金會名錄 提供獎學金給研究非營利組織研究之學者及研究生 13 伍、發展的新趨勢 (三)非營利部門所產生之社會福利「民營化」現 象的出現 社會取向的福利觀 以前是承包政府的服務項目,現在以擴大服務範 圍及擴編人事組織而努力 提升專業性 公部門與非營利之間的信任 造成非營利部門之間的貧富差距 14 伍、發展的新趨勢 (四)學術圈對非營利部門研究的興趣大增 ※1990年代中期,許多高教機構設立相關系所。 15 伍、發展的新趨勢 (五)企業界對非營利部門的支持穩定 企業界的捐贈 慈善活動 優缺點 16 伍、發展的新趨勢 (六)鼓勵民眾支持公共利益與慈善活動 台灣特色:      事後捐款      天災人禍      宗教慈善最成功 民間運動相當成功,透過媒體曝光率也高 17 陸、未來展望 亟需內部改變 開發外在資源 國際合作 18 報告結束 謝謝各位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