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导读;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绪论;一、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二、中华法系的独特性;三、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过程;;第一章;夏商法律制度;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二、夏商法律制度;二、夏商法律制度;三、案例选编;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课后练习题】;【思考题】;宗法制;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 (二)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
    1.制定周礼
    2.编订刑书
(三)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1.主要法律形式——习惯法、王命、殷彝
    2.礼与刑的关系——“出于礼,入于刑”;礼与刑的关系;二、西周法律内容;2.主要刑罚种类
       五刑、赎刑、劳役刑、拘役刑
3.主要罪名
      违抗王命罪、不孝不友罪、
      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群饮罪
;(二)民事法律内容;    3.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①一夫一妻制;
   ②婚姻的成立要件:媒妁之言;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③同姓不婚;
   ④婚姻解除的要件: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⑤嫡长子继承制 ;(三)行政法律内容;三、西周司法制度;;四、  案例选编;案例2    训匜铭案; 【课后练习题】 ;【思考题】;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周公制礼;第三章;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 一、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 一、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 一、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 一、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二、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二、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二、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三、战国时期的法制改革;三、战国时期的法制改革;三、战国时期的法制改革;四、战国时期的司法改革;五、案例选编;【课后练习题】;【思考题】;第四章;立法概况 ;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三、司法制度;四、案例选编;案例2    犯罪情节与刑罚原则;案例3   连坐;案例4    诬告与控告不实;【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思考题】;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二、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三、司法制度;四、  案例选编;案例2   犯跸案与“法信于民”;案例3   春秋决狱;【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思考题】;作业;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二、主要法律内容;二、主要法律内容;二、主要法律内容;二、主要法律内容;三、司法制度;四、案例选编;【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思考题】;;第七章;;(一)隋初立法指导思想
         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二)立法活动
                《开皇律》、《大业律》
;(三)《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1.确定法典的篇目体例
    2.确立封建五刑制度
    3.“十恶”重罪正式列入《名例律》中
    4.贵族、官员法律特权扩大化;(四)司法制度的变革
    1.诉讼——”诣阙申诉”、”挝登闻鼓”
    2.讯囚——讯囚规范化
    3.死刑复核——三复奏;(一)唐朝的立法思想
          1.重视以法律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2.强调法律简约、稳定,以利于执行和遵守
    3.严明法制,一断以律;(二)主要立法活动
    1.《武德律》
    2.《贞观律》
    3.《永徽律疏》(《唐律疏议》)
    4.《开元律疏》 
    5.《唐六典》
    6.《大中刑律统类》
;(三)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典
    律    是国家最主要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的基本法典,如《永徽律疏》。
     令    是规定国家制度的行政管理法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
   格    是本朝或前朝皇帝临时颁布的针对具体违法、违令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制敕,具有“禁违止邪”的作用。
    式    是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以及上下级之间公文程式的法律规定。唐朝经过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