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 为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 杜工部。 他的生活从 20 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 至天宝四载 (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735)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 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 写下如《望岳》等诗。 《望岳》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故又称“望岳三首” , 分别为咏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 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 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 爱国忠君之情。 天宝三载( 744),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 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2011 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渭北春天树③,江东日暮云④。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作品注释 ①庾开府: 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司马、 司徒、 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 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⑤论文: 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 分) (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 分) 长安时期 ( 745)至( 754),杜甫在长安居住 10 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本为求得官职,有所建树。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 果,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 武, 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 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 杜甫 “尝困于衣食 ”,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 “宾客 ”,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 ,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 ,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 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 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 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 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 ,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2014 高考北京卷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 2】禁:消瘦。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 ,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 、“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 .此诗运用了“反言” ,如“恼煞人” ,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4 分) A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 B .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 )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 ) D .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巽《游曲江》 ) ③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分) 天宝十一载( 751)以后,他写出《兵车行》 、《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 ,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