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与国性阅读答案
人格与国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严复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学者之一,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留学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曾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书,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之深,罕有其匹,有“中国西学第一”之誉。严复历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复旦公学校长、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北京大学校长等教职。对于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国民教育如何引导民族自强与自立等涉及办学宗旨的大问题,严复岂能不深思长考。他认为,用经典教育的第一目的是培养人格,对于所有国民而言,做人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格就不能算人。严复生活的时代,国运飘摇,山河破碎,要挽回颓势,以培养人才为先,而培养人才,以人格为急。人格如何,关乎国家命运。
严复持论并不孤独,许多知识精英有此共识。1911年,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首任校长为唐国安,他将“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总目标。1913年,周诒春接任校长,他说:“我清华学校历来之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未尝不悉心尽力”,“清华学校,素以养成完全人格为宗旨。故对于三育所施教育之功,不遗余力。”1925年,时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在秋季始业式上说:“所谓教育,是欲养成高尚完全之人格。”在严复此次讲演的次年(1914),梁启超应邀在清华作了题为《君子》的著名讲演,通篇所谈都是人格教育。
近代以来,尊孔与反孔,成了社会争议的焦点。提倡读经,是为了表达尊孔的诉求,还是为了用线装书炫耀于人?严复说都不是,读经不是“为人之事”,不是读给别人看的;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你读不读经,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历史地位,所以说“其于孔子,更加无损”。那么。为何还要读孔子的经典?严复的理由是:“吾人教育国民不如是,将无人格。”孔子生于春秋乱世,但依然怀抱着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念,为此而删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教育人们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核心是修身,是包括天子在内的所有人的人生必修课,这就是《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严复责问教育界的反对读经者:“试问今日之司徒,更将何以教我?”如果不用这些经典教育国民,你们又用什么做教材?有人会振振有词地说:我用英美的经典来培养中国人的人格!严复回答说:“如此则亡国性,”“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丧失国性就不配做中国人。
什么是国性?严复说:“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国性是历经数千年的教化与浸渍后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是民族的文化属性,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民族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由。
严复关于国性理念,至迟韩愈就已经意识到了。唐代佛教盛行,朝野争先,大有取代中华本土文化之势。韩愈乃作《原道》,说中国有自古相传的文化传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以来,承传不绝,韩愈称之为“道统”,如今居然濒临断绝,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命,传道、授业、解惑,奋斗终生。这是韩愈的文化自觉。顾炎武生于明清之际,当时的汉文化,面临被清军剿灭的危险。顾炎武在《日知录》的《正始》篇中警醒民众:要识别“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亡国”只是政权易姓,本位文化依旧,无碍大局;“亡天下”则是政权与本位文化都被颠覆,是亡国灭种。这是顾炎武的文化自觉。
(选自20l0年9月20日《光明日报》)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严复曾留学于英国,把包括赫胥黎《天演论》在内的许多著述译介到中国,对西方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崇尚西方文化,享有“中国西学第一”之誉。
严复历任包括复旦公学、北京大学等很多高等学校的校首,在其位谋其职,对中国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未来方向都有过深刻的思考,也有独到的见解。
严复生活的时代,国运飘摇,山河破碎,他意欲教育救国,主张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国民的人格,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挽回颓势,强我中华。
严复反对读经尊孔说,因为他认为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他已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对后世的影响与后人是否读经无关。
无论是从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命,传道、授业、解惑,奋斗终生的文化自觉看,还是从顾炎武的文化自觉看,严复的文化自觉都有历史传统。
严复为什么提倡读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中写韩愈、顾炎武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严复先生从“读经”出发,强调“人格”和“国性”。请你就“人格”和“国性”,任选其一,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