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与甄别:信息经济学教案33.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 第一节 信号发送 第二节 信号甑别形成二次信息市场的主要原因: 一类是由外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特别是为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一次信息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对策行动的信息经济结果,如文凭、优质产品称号、售后服务承诺、广告等,构成二次信息市场。 另一类是由信息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等内在不确定性导致的,形成信息的再销售和再使用,如盗版和分享等。第一节 信号发送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 ——品质保证书/售后服务承诺 ——大学文凭 ——品牌(麦当劳) ——“民工荒”现象 ——空城计 ——战争中的各类真假情报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迈克尔? 斯彭斯于1973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问题”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4年出版了专著《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号传递》(《 Market Signal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基本思想: ——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市场上会存在真假信号; ——只有当真假信号对于发送者的成本差异足够大时,真实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当信号发送的预期收益大于信号成本时,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才会选择发送信号。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假设劳动市场由高、低生产率劳动者组成。其中,低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1,高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2,招聘厂商为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价格为$10,000,预期每位员工平均可工作10年。 假设高、低生产率者各占50%,即求职者的平均生产力为1.5。低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100,000($10,000/年×10年)的收益;高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200,000($20,000/年×10年)的收益。 1)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根据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给予相应的平均工资。高生产率者可得到$20,000的工资,低生产率者每年可得到$10,000的工资。 2)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不能确定每个求职者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只好给予每位员工平均工资$15,000,即牺牲高生产率者的收入,补贴了低生产率员工。重要假设:1. 斯彭斯—莫里斯条件: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成本越高,且为达到相同的教育程度,低生产率者的受教育成本高于高生产率者,即信号成本与生产能力负相关。2. 斯彭斯假设:教育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不影响劳动生产率。假设e为求职者受教育年限,也代表教育程度。1)假设低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1(e)= $40,000e2)高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2(e)= $20,000e讨论:如何解释大学中“高分低能”的现象? 如果厂商将教育程度作为信号,并且认为:e≥e*者属于高生产率者,给予$20,000的工资;e<e*者属于低生产率者,给予$10,000的工资。虽然e*的值由厂商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某e*值的水平无法向厂商提供正确的判断,那么,厂商将会更改e*值。因此,要想知道e*的高低,需要进一步了解两类员工的受教育程度。 由于受教育的收益在于获得高工资,因此,教育收益R(e)为不同教育程度所增加的工资,如图表4-1所示。 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e*,即介于0与e*之间,都属于低生产率者,工资相同,故教育收益R(e)=0。如果受教育年限达到e*时,都属于高生产率者,工资(工作10年)从$100,000提高到$200,000,故教育收益R(e)=$100,000。 1) 对于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40,000e,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低生产率者宁愿不接受教育:$100,000(受教育收益)<$40,000e*(受教育成本)即 e* >2.5 2) 对于高生产率者,受教育的成本为$20,000,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高生产率者愿意接受e*的教育水平:$100,000(受教育收益)> $20,000e*(受教育成本) 即 e* <5因此,当2.5<e* <5时,社会达到信号均衡。即低生产率者不再接受教育,而高生产率者将接受e*的教育程度,劳动者不再更改教育水平。 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在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双重过滤器的甄别作用。较高的教育水平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结果并没有太大帮助,它既不能增加认知能力,也不会增加社会化程度。相反,教育仅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将具备不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