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竹年画中女性题材的历史溯源
深厚的历史创造了数量庞大的年画作品,是当代研究民俗文化的重要依据。女性题材的年画更是揭露了以往不为人所知的闺阁事物,也见证了地位低下的女性逐渐翻身做主独立起来的历史。
1 起源
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发展在宋代之后,清朝到达顶峰,而绵竹年画出现于宋代,在清朝到达鼎盛时期。女性题材的年画作品是年画中一直以来的常青题材,反映了各个时期女性的日常生活和衣着打扮状态,给现代专家考证古代生活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依据。
绵竹年画中女性角色的建立可以追寻到仕女图,大多表现大唐宫廷权贵女子的生活。那时的女子地位崇高,她们可以游园、骑射、宴饮、狩猎等,又因出自宫廷画家之手,仕女画的画面奢华精致,人物丰腴饱满热情。但唐代衰落后,女子地位下降,受到封建伦理和戒律清规的约束,女子只能墨守深闺。这一期间的仕女图自然气质幽怨,题材不鲜。宋代之后,民间的世俗画大兴发展,仕女图也随着其他各种艺术形式流传到民间,民间艺人学习模仿后,题材打破了只描绘传统的贵族女子的概念,对民间的女子生活也进行了相似描绘,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名媛淑女、戏子歌姬都成了画师手中的表现对象。
绵竹年画中的川剧题材年画《西厢记》中出现了崔莺莺和红娘的角色,《老鼠嫁女》中的新娘,《五子告母》中的母亲,神像类题材《麻姑献寿》《八仙过海》中的麻姑和何仙姑,《女门神》中的穆桂英和梁红玉等女性形象,虽题材不尽相同,但女子的风格和仕女图一脉相承。
2 阶段性特点
2.1 发展时期
清初,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剧烈,那时的妇女身心受着社会道德清规的重重枷锁。这一时期的年画出现了《二十四孝图》《唐氏乳母》等作品,多是宣扬“孝”道。后世批判称是“愚孝”,但是这些作品在当时不仅起着审美作用,更是有宣讲教育的用途。
清中期,绵竹年画也达到了繁盛时期。和谐的社会背景下,自由的川人闲时遛鸟、喝茶、打牌、看戏,这期间的年画颇受川剧的影响,成为年画题材之一,其中也不乏对女性角色的演绎,如《双旗门》中的周营女将龙吉公主、《连环计》中的貂蝉、《白象山》中的花姑子等。
2.2 全盛时期(清末与民国)
清末,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让新鲜事物传到内陆地区,妇女从禁锢闺阁的谦卑依附的形象逐渐变得独立。画家姚春荣在清末绘制了大量的仕女图,如《抽烟仕女》《举伞仕女》《执扇仕女》等。其中《骑车仕女》是绵竹年画的代表形象,画中一名身着清代旗袍,头戴男士瓜皮帽的女子骑着一辆没有链条的自行车,这是年画艺人凭自己想象造出来的。四川身处内陆地区,新事物并不能快速地传过来,前卫的绵竹艺人能够早早地把握住这样的潮流信息,将它实施在年画作品中,体现在一名女子身上,这样一种大胆的尝试足以说明女性地位的改变。但是这名女子拥有一双三寸小脚,也说明当时的审美还没有完全被颠覆。
民国时期,女性身心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女子不再身居深闺,她们可以上学、出街。《女学生》《插花女子》《行走的女子》《春燕少女》等作品均是女性自由的代表作。她们穿着时髦,有的甚至踩着高跟鞋,正常尺寸的脚显得更加健康快乐。
2.3 改革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改革开放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属于新中国刚成立后大力建设的时期,传统的年画题材变成具有煽动性、鼓励性的激昂文字和大字报。出现“妇女能顶半边天”等语录,女性的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女性题材年画人物结实健康。但这一时期的画作不是由传统的民间艺人所作,其特点和传统年画相距甚远。
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建設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绵竹年画一直在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画家用全新的方式去诠释绵竹年画。著名的绵竹年画画家刘竹梅女士创作了许多女性题材的年画作品,《黄杨扁担》《节气歌系列》《割草女》《绣花女》《回娘家》《舞系列》《四川太阳喜洋洋》等是当代年画创新的代表之作。
3 结语
当下,许多新生代的艺术家一直在着力探索年画的未来,通过先进的电脑技术绘制数字化的年画作品,有效地将年画和现代审美结合,用特殊的方式加强对绵竹年画的宣传作用,为年画在现代传承找到了光明之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