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必考考点专题练
专题07 诗歌鉴赏
【考点概述】
本专题主要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一般多考核唐宋诗词,采用一个选择加一个简答的方式命制。
【试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从词中出现的物象,如“银花”“戏鼓”“月明”等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词中“番腔”“戏鼓”与辛词《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神鸦社鼓”,都表达出对沦陷之地民众麻木不仁的激愤。
D.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结构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2.本词以三组名词意象作结,看似并列,其实有一组意象起统帅作用,请问是哪一组?为什么?
【答案】1.C
2.“海上心情”起统率作用。因为“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包含着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山中岁月”指隐居故山寂寞漫长的岁月,有寂处山中不与异族统治者合作的孤傲;而“海上心情”代表矢志守节,抗击侵略者的志向。归根结蒂,隐居不仕、怀念故国都是“海上心情”民族气节的表现,以“海上心情”作结,点出了“辇下风光”“山中岁月”的实质,而且是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总收束。
【分析】
1.C.“民众麻木不仁”是错误的。“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三句写想象中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横笛中吹奏出来的不是汉家的故音,而是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上演出的也不再是熟悉的故国戏鼓,而是是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身为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这几句对元统治者表现了义愤。
故选C。
2.本题要求在结尾三组名词意象中找出起统帅作用的意象并说明原因。首先找到诗歌中的三组名词意象: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再结合注释(海上指爱国志士在福建、广东一带继续进行抗元斗争)、背景(南宋灭亡之后所作)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借写元宵节以抒发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来分析。
“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作者所指的“风光”应是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繁闹场景,以及亡国前的升平岁月。“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寂寞岁月。“海上心情”,一般都指宋朝一部分爱国志士,在临安失守后在福建、广东一带继续进行抗元斗争的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挂念之情。
“辇下”忆昔;“山中”述今;“海上”念远。三者中隐居不仕、怀念故国都是“海上心情”——民族气节的表现,以“海上心情”作结,点出了“辇下风光”“山中岁月”的实质,所以“海上心情”起统帅作用。这三句思维极为跳跃,内涵极为丰富。全词到此收束,但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鉴赏的分析方法:
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在高中语文所选的诸多古诗文中,对意象进行解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1.关注意象所在的季节。意象,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作为作者精心挑选设计的外在投射,它出现的时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落木”“飞鸟”诸多意象围绕一个“悲秋”展开。此时的作者经历了国家战乱,爱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经从壮年“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中苍老,历经人世起伏,悲欢离合,进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时的季节“秋”,即时应景登高时的季节,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时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过白日放歌纵酒的壮年,进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岁月之“秋”,一个季节三重意蕴,故清人评其“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当中,出现的季节则为春季,词中开篇即“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尾再次点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季本是最美好的时节,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处处充满生机,但对于作者而言,如此美好的春天却给人以度日如年之感,扣问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亡国被囚的耻辱,饱受宋帝的折磨,不难理解,词中的春,有对昔日风华正茂时的春的怀念,更多的是而今沦为阶下之囚的春的生无可恋。景物之春与生命之秋形成鲜明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doc
- 福建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解析版.docx
- 福建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Ⅰ 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doc
- 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解析版含作文范文.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含作文范文.doc
-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doc
- 湖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解析版.docx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暨新高三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doc
-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