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乒乓球速成 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docxVIP

业余乒乓球速成 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业余乒乓球速成 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lbrack;业余乒乓球速成rsqb;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业余乒乓球速成》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搓球之所以被认为“简单”,多半在于其动作的简洁性。因为幅度小,参与的肌肉群与关节也较少,比较容易固定动作;再加上群众基础广,只要稍有些基础的球友,都可以像模像样的“搓”上几板,所以搓球似乎变成了一项平民技术,显得不像弧圈球那样“高精尖”。 但我却认为搓球是一项非常不简单的技术,只是它太善于伪装了,就像传说中的大侠那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正因为它的简洁和普及,常常会让人忽略掉它技术上的难点,特别是要练成一板稳健且具威胁性的搓球,其中隐藏的要点和门道并不比弧圈球要逊色多少。 乒乓网 下面请吧友们先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比赛时遇到下面的情况,你是否能自信地对下面每一个问题回答“可以”: 1.比赛到了关键时刻,9:10自己落后一分,两边都不敢起板,开始对搓,你能连续对搓几回合而不心慌,还能保证有一定质量和威胁性,不出高球或下网吗? 2.对方“戳”、“砍”过来的下旋球,球速度较快,弧线平直,而且带着弱下旋,这种球能够回劈而不出界吗? 3.遇到强下旋时,搓球是否好使?是否能够稳定的回搓? 4.劈长技术如何,能把球劈到底线而不出界,而且有良好的弧线吗? 这里列出的每一点,都是我在练习或比赛中所遇到,一直在折磨我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并不敢对它们很有把握地说“yes”,反而 得怯生生地说一声“no”。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可以供大家参考: 1、搓球时拍面放得较平,往前搓容易下网。 2、球在拍面打滑,有去蹭球的现象。 3、对方来球很急时,容易被憋住,搓球时感觉不实在。 4、搓球时感觉是去碰球,没有裹在手上加转的过程。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我在比赛时不敢放心地去搓球,总想找机会就起板拉弧圈,忽视了“控制”这个环节,有时勉强侧身起板,反而被对手压制失去了主动权。而在关键时候,由于失去了这一稳健的进攻武器,显得慌慌张张,如果搓出了高球,那就基本被判了死刑。 痛定思痛,于是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搓球给改过来,在多方搜寻资料和比对名将视频后,感觉有了一点点小进步,总结了一些个人心得,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错误之处欢迎朋友们及时批评指正。 先说说自己在搓球方面走过的弯路吧,记得我刚学搓球时,就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搓球是一个向前下方搓的动作,球反而会有往前上方的弧线呢? 我曾经问过我当时的教练,他告诉我的回答是:“多练习,多打,少思考,打得多了就自然会了。” 但关于原理性的问题,我自己有个毛病,想不明白就会浑身不自在,于是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得到了两个回答,要使球有往前上方的弧线,需要: 一、拍面放平些,多往前削。 二、实在不行就往上抬吧。 对于这两个回答,我都亲身去试验过,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某方面的问题,但非常具有典型性,由此也可以演化出业余球友搓球常犯的两个错误。我根据其特点,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 “削果皮式搓球” ,一个是 “抬球式搓球”。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削果皮式搓球。顾名思义,这种搓球就像削水果皮那样,薄薄地在球表面往前下方削下去。 这是业余朋友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为这种方式的搓球拍面放得过平,磨擦的切入角度很小,只是去“薄蹭”球,并没有适合的正压力,也就“吃”不住球,球在离拍后弧线是往前下方走的。 1、球拍容易在球的表面打滑、吃球不深导致了球旋转强度不够。 2、无法主动制造向前上方的弧线,遇强下旋时容易吃转。 有朋友会说,我也看了不少教学片,名将们在加转搓球时也是这样放平后去切削的啊,为什么会说不对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这样解释更合理一些:乒乓球是一项非常细腻的运动,很多技术粗略地一眼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但肌肉感觉、击球手法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方式,也就导致了其结果的截然不同。 注意看名将们的搓球,其实有一个从厚到薄的磨擦过程,并不是完全地去薄蹭,而是先使拍面较立,用厚磨擦吃住球,然后稍微地将拍子放平进一步磨擦。而业余球友在模仿时,常容易忽视了一开始 那个“厚吃球”的步骤,直接去薄蹭,两者外观上尽管相似,但其中内涵却相去甚远。 再来看第二种,抬球式搓球。 这种搓球板形比第一种稍立起,往前上方抬,常见的情况是碰出去的,没有加速吃球,球会变成不转或者略带上旋,下面是它的技术动作演示: 这种抬球式搓球,我认为首先就不应该归在搓球名下,它的技术类型更接近于向上兜球或者是“翻挑”,属于挑球这个大家族的。 其次,我想试过的朋友们会有感触,这种“搓球”其实是不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