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不要轻信他人话作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要轻信他人的话作文 【篇一:孩子容易轻信他人怎么办】 寒假的一天下午, 11 岁的小莉单独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想起爸爸妈妈临走时的谆谆劝告,小莉本想不予理睬,但是敲门声 一直不断,好奇心驱遣着小莉透过防盗门的猫眼向外望去,原来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人站在门口。小莉立时放下心来,隔着门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自称是邻居家住在乡下的父亲,刚才从乡下来看孙子,但是儿子家没人,赶了大半天的路又渴又饿,很难受,希望小莉给他倒口水喝。听了老人的话,小莉充满了同情,就赶紧到厨房倒了杯水,翻开了防盗门 但是没想到,防盗门刚一翻开,刚才 还慈眉善目的老人便露出了一脸恶相,他顺势挤进屋里,并 “嘭 ”地一声把门反锁上 小莉还没反响过来,老头已将一只手紧紧地捂 住了她的嘴,并狠狠地把她按在沙发上,反绑住了她的双手,用毛巾堵住了她的嘴。随后在小莉的家中乱翻了一通,将家中的钱和名贵物品带走了。 这是一个真切的案例。经公安机关讯问,歹徒招供他早就来踩过点,他发现天真天真的小莉经常一个人在家,就编造了喝水的原因,轻易骗取了小莉的信任。 多半孩子容易轻信,因为在他短短的人生经历中,生活还没有教会他什么叫作欺诈。孩子们关于所谓歹人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影视、 游戏、故事里,而这些虚构环境中的歹人往往又是有些 “脸谱 ”化的。童话故事里,大灰狼自然是 “歹人 ”;动画故事里, “一只耳 ”(黑猫警长中的坏老鼠 )自然是 “歹人 ”;儿童影视作品中 “哮天犬 ”“老巫婆 ”自然是“歹人 ”等等,长此过去,孩子们对歹人的理解也有些虚构化、脸谱 化。他们绝不会把一个彬彬有礼的哥哥、甜言蜜语的阿姨、面目慈祥的老爷爷与歹人联系起来,这是造成孩子轻信他人的心理因素。而作为家长,则在潜意识里希望孩子生活在童话世界中越久越好,面对现实越晚越好,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尊老爱幼多,防范意识 少,乐于助人多,保护自己少。于是, 11 岁的小莉轻易给歹徒翻开了房门, 14 岁的小夏与网友会面此后失踪, 12 岁的小欣对网友 “知 无不言 ”造成家庭被盗, 10 岁的小逸跟校门口一个自称是妈妈同事的阿姨走了至今未归 家长没有教给孩子的,生活会教给孩子,只可是学费太昂贵了。 防止孩子轻信他人,家庭和孩子造成恶果,家长能够采取以下教育方式: 方法 1:提高防范意识 孩子没有防范意识,主假如因为他不认为有什么人和事情需要他防范。家长应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很自然地让孩子理解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不好的人,不好的人会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要远离这些人和这些事。如果遇上了,我们则要运用智慧勇敢地保护自己。在讲这些的时候,家长能够举一些书本中的、报纸上的、生活中的例子给孩子剖析,耐心地指出孩子不同的做法会产生怎样的不同的结果。最低限度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人和事不能轻信,要综合好多因素做出判断,如果自己不能判断清楚,则要想办法与父亲母亲、亲人、老师、警察等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自己做出判断或许解决问题。◆注意事项: 家长在教育孩子对陌生人要有防范意识时,不能够过于紧张,更不能够吓唬孩子,提防孩子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孩子由轻信他人变成思疑他人,造成孩子的冷漠、自闭。 方法 2:游戏演习法 家长能够对孩子有可能碰到的一些突发情况作一些预设,先与孩子议论可能会有的情况并作出应付,如孩子单独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这时该怎么办 ? 告诉孩子首先要检查防盗门是否锁好,确定锁好后,绝不能贸然开门,不论陌生人采用任何借口,你都不要开门,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记牢。然后,根据详细情况能够采取如下办法:①通过猫眼孔,仔细察看陌生人的相貌特点、穿着妆扮等,寻找细微的破绽,发现异样,立刻打电话向父亲母亲求助或报警。②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单独在家,要制造有家长在家的假象。能够开 动脑筋,说: “爸爸,你怎么在洗手间那么久,这里有人找你 ”等等,把陌生人吓跑。也能够把音响或电视等设施翻开,使来人误以为家 里有大人,进而不敢妄动。 ③如果来人牵扯不清,可打电话恳求楼下保安或邻居的帮助,也可 以高声警示他要打电话报警,把陌生人吓跑。 ④如果陌生人称自己是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来查表或是来收取 各样费用的,要打电话核实,在没有把问题搞清楚之前,一定不要 开门。 ⑤如果是晚上单独在家,开灯后一定要拉上窗帘,不要让别人从窗 外看到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关于这些情况、举措,纯真反复地讲,不如和孩子以玩游戏的形式演习一下,孩子在屋里,父亲母亲扮演陌生人想办法进屋,在游戏的过程中,把各种情况都彩排一遍,孩子既容易接受、能够记牢又不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堪称一举数得。 又如关于爱上网聊天的孩子,如果网友或笔友要求与你会面该怎么 办? 首先家长应付经常上网的孩子有所限制,切忌网聊成瘾。其次,建议孩子网聊的对象最好是熟悉的朋友、同学,而且,即便是对同学,家里的有些情况也不

文档评论(0)

152****0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