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寄左省杜拾遗》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唐肃宗 至德二年( 7 5 7 ),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
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 然后自伤 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 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
百首栏目。
【原文】
《寄左省杜拾遗》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①左省:门下省。杜甫曾任左拾遗。
②“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同。趋: 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③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虎之右,称右省, 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
微:一作薇。曹:官署。
④天仗:皇家的仪仗。
⑤惹:沾染。
⑥阙事: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阙事指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阙: 通“缺工
⑦自:当然。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翻译】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 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 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 谏的奏章也少了。
【评析】
这首诗题目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 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V58),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 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 “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 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 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 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我们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 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不是么?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 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庞东西。但君臣们办了什 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定了什么兴利除弊、 定国安邦之策呢?没有。诗 人特意告诉我们,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 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 “晓”、“暮”两字说 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 的诗人来说,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 “白发
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 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 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我们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 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 为的朝廷现状,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 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更多唐诗欣赏 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 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又何须“悲花落”、“羡鸟飞”, 甚至愁生白发呢?很显然,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 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 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 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 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 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 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 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 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用婉曲的反语来抒 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作者介绍】
岑参(ceacute;n sh en)(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 属河南新野县),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享年56岁.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 官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