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石 黑衣大石 喀喇汗王朝考实
大石period;黑衣大石period;喀喇汗王朝考实
民族研究 1995年04期
十世纪后期,在西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宋朝的史籍多数称之为“大石”,有时也称之为“大食”。这个国家位于中西交通的枢纽,“丝绸之路”的中段,在我国和中亚的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虽然与西亚的大食(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同名,但是,二者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状况完全不同,因此显然不是一个国家。关于这个国家的真实名称及其居民的族属,过去一直是个难解的“迷”。今据历史记载和敦煌遗书,我试图进行一番探索,力求初步揭开这个“谜”的谜底。
一、历史记载中的大石国和大食国
宋朝初年,继业三藏与同伴去西天取经,回国后写有行记,记在他后来主持的峨嵋山牛心寺所藏的《涅槃经》卷后,后为宋朝著名文人范成大收集于《吴船录》中。该文记载继业三藏进入西域之后的行程是:“入伊吴(吾)、高昌、焉耆、于阗、疏勒、大石诸国,度雪岭,至布路州国。”“伊吾”当时称伊州,故址在今新疆哈密市。“高昌”即高昌回鹘国,因其地曾称西州,又称西州回鹘国。“雪岭”指今兴都库什山,在帕米尔高原以南。“布路州”多译为布路沙,“布路”为地名,“沙”同于杀、设(Sad),原是突厥国官名,后演变为王位的称呼,“布路沙国”意译即为“布路王国”,其国魏晋南北朝称作波路、钵卢勒,唐朝称作勃律,清朝称博罗尔,其地在今克什米尔地区。根据继业三藏的这段行记可知,大石国在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市)和雪岭(今兴都库什山)之间,其地理位置约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带的帕米尔高原上,或者说,大石国的领域至少包括今帕米尔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从《吴船录》的记载可知,继业三藏是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起程的,至大石国境,当时至少须走二年时间,由此可见,至迟在公元966年,一个新的国家—大石国即已在帕米尔高原一带建立了。
二十年后,又有一批西域僧侣向宋朝进贡,《宋史》卷四九○《外国传》是这样记载的:“雍熙中……又有婆罗门僧永世与波斯外道阿里烟同至京师。永世自云:本国名利得,国王姓牙罗五得,名阿喏你缚,衣黄衣,戴金冠,以七宝为饰,出乘象或肩舆,以音乐螺钹前导,多游佛寺,博施贫乏……其国东行经六月至大食国,又二月至西州,又三月至夏州。阿里烟自云:本国王号黑衣,姓张,名哩没。用锦彩为衣,每游猎,三二日一还国。署大臣九人治国。无钱货,以杂物贸易。其国东行六月至婆罗门。”“婆罗门”国指中天竺。唐朝称聂斯托里派的基督教寺院为“波斯寺”,因此,“波斯外道”指基督教僧侣。阿里烟自称其“国王号黑衣”,其国“东行(按,当作“东南行”。宋朝对西域各国的方位不熟悉,往往将路线地方向记错)“六月至婆罗门”,与婆罗门僧永世说“其国东行(按,应作“西北行”)六月至大食国,又二月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的“大食国”记载相符,因此,波斯外道阿里烟一定是“大食国”的基督教僧侣,此大食国有时也称“黑衣大食”,即指疏勒国西南和兴都库什山北的大石国。
一百年后,拂菻国(东罗马拜占廷帝国)遣使向宋朝进贡,其使者一路东行,直走“丝绸之路”的西域南道,也曾经过大石国。《宋会要辑稿·蕃夷四·拂菻国》记载这件史实说:“元丰四年十月六日,拂菻国贡方物,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言:其国东至灭力沙,北至大海,皆四十程。又东至西大石及于阗王所居新福州,次至旧于阗,次至约昌城,乃于阗界;次东至黄头回纥,又东至鞑靼,次至种榅,又至董毡所居,次至林檎城,又东至青唐……。”
“西大石”当为大石国西部,看来当时的大石国已分离为东西两部分。新福州又写作新复州,在旧于阗国西方,当是今新疆的喀什市或叶城县。“约”字或作“灼”字,“灼昌”即“朱里章”或“车尔臣”的异译,指新疆且未县的古城。“黄头回纥”为Sarig Uigur的意译,指当时的龟兹回鹘国,在罗布泊南。“种榅”为仲云的异译,为突厥部族之一,曾长期从属于回鹘汗国。“董毡”是青海的吐蕃首领,青唐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附近。“中国”指宋朝。同一件史实,《宋史》卷四九○《外国传·拂菻》是这样记载的:“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两相对照,可知“西大食”即“西大石”,都指疏勒国以西、兴都库什山以北的大石国。
二、敦煌遗书中的“黑衣大石”和Tazik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丰富的遗书中,其中两件的内容是有关大石国的,一件为汉文,一件为于阗文。
汉文书写的这件敦煌遗书,编号为P4065,内容为三件表疏,其中第三件的全文是:“(前缺)早者,都头阴会宾至,伏蒙 皇帝陛下特降宸翰,兼惠信物,不任感铭之至。兼闻西太子领大石兵马来侵大国,动天动地,日月昏沉;致(至)于马甲人甲,刀枪斧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