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知识概述;PART 1 陶与瓷的区别;1;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其他几个条件,都与这两条密切相关。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黏土的区别,便具备了发明瓷器的条件。
;PART 2 陶与瓷的起源与发展;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起源与发展
——距今1万多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灰陶、
——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
——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
——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
——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
——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
——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
——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白陶? 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白陶”是指器胎的外表里面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胚多以手工捏成,是使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大约在1000度左右。商代晚期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中国制陶工艺发展史上的新成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说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灰陶;;PART3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汝窑以青瓷为主,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等。
;官窑
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
;哥窑
创使者为浙江省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泉窑或章窑。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哥窑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征。
;均窑
在河南省禹县,古称钧台,明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创始於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 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定窑
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唐代邢窑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后,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PART4 官窑瓷器与民窑瓷器;官窑瓷器
?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PART5 景德镇的历史与由来;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桓997年-1022年)贡瓷得到赏识,而用年号命名。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窑工在景德镇烧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获得了空前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此一时期著名的品种有: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的青花、红釉、青釉等,在元代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一步,成为当时及后来景德镇窑的主要品种。成化(1465~1487)年间的斗彩、 正德(1506~1521)年间的孔雀绿釉及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五彩等新品种。清代康熙(162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间的青花、五彩、红釉、天青釉、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窑变釉、广彩等,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称。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景德镇窑的制瓷业出现凋零或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重获发展。目前景德镇窑在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创造新的品种样式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PART6 瓷器种类介绍;釉上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