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内容提要: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行为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预防和矫正反社会人格对犯罪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对轻度的反社会人格者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成效,而对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多地应该通过行为疗法e.,/-i-矫治。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犯罪预防矫治行为疗法 反社会人格者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反社会人格者由于其易于冲动、不吸取经验教-,71j、不能爱别人和缺乏内化了的社会价值系统或良心的特点,非常容易触犯社会规范和法律。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的数量较多,可达30%以上,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1%以下)09.而且,在所有的变态人格中,反社会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罪人中,大约l/3至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变态人格。因此,对反社会人格者进行特殊的犯罪预防,应该成为犯罪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犯罪学界以及司法界对此类人的犯罪预防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犯罪矫正方面也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体系。本文将对反社会人格的特征、致罪倾向、原因以及预防和矫正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和特征 反社会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规范的倾向,具有为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是变态人格的一种,又称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等。狭义的变态人格,即指反社会人格。与其他类型的变态人格相比,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的突出点是其行为具有悖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且在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后,没有愧疚之心。 反社会人格易导致反社会行为(违法或犯罪行为),但反社会行为者未必有反社会人格。例如黑社会分子常作出反社会行为,但黑社会分子中的许多人人格正常,对亲人、朋友仍有同情爱护之心,甚至对同道,反社会行为者也未必不重视感情,所谓“盗亦有道”,他们可能会为同伙安全而牺牲自己。而反社会人格者则不然,除关心自己之外,从不考虑别人。他们以满足个人欲望为唯一的考虑,从不知顾及他人。 反社会人格一般在10岁左右便可出现某些迹象,男性可以更早发生”。通常反社会人格者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有了比较明显的越轨倾向,有品行闯题如偷窃、斗殴、吸毒、逃学、性罪错的记录;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到青春期人格缺陷表现明显化;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由于阅历丰富、精力下降,大约有30__40%的 ①田寿章等主编:(n--]法精神病学》,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2页? ②陈和华、邬庆祥:《刑事心理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30? 《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理论研究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但有的在变为正常后,仍遗迹难消,紧张时又会暴露,有病时又易加重,患者在不顺利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反应状态和疾病发作。 反社会人格并非精神病,因为它不符合精神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只是人格表现超越正常范围,反社会人格者没有完全丧失辨认事物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反社会人格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无疼痛或不适,也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造成的后果;反社会人格既无疯癫也无智力缺陷。但是,从反社会人格的特征看,它也不是精神健全的正常人,反社会人格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他们虽然智能良好,思维联想过程无异常,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没有完全丧失辨认事物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表面上看也能正常地从事一些学习、工作,但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经常或始终用理智驾御自己的行为和合情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因此,可以说反社会人格是介于精神病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非轻度的精神病或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但精神病愈后可留有人格变态。 反社会人格者具有下列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l、相貌与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较好。 2、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想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等现象。 3、没有神经症的症状,情绪上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对人对事,不分轻重缓急,既无责任心,也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缺乏坦诚的气质,给人以虚伪的印象。 6、知过而不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所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