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晋祠文化探索 千年穿越品唐宋神韵
中国晋祠文化探索 千年穿越品唐宋神韵
晋祠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群之一。比北京故宫,晋祠的周柏隋槐宋大殿有更长久的历史;比曲阜孔庙,晋祠见证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中国历史。几乎历次改朝换代,都在晋祠留下印记。中华文化传承与自然演变,都在晋祠留有磨痕。从这座唐宋之际已经繁荣鼎盛的园林考察三晋历史文化,是一般园林旅游远远不能比拟的文化探索。那么,晋祠到底隐藏了什么文化信息呢?
晋祠三绝之北宋彩塑
晋祠内惟妙惟肖、身材婀娜多姿的彩塑位于圣母殿内,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这座建筑曾经也让林徽因和梁思成赞叹不已,殿内的宋代侍女塑像个个眉目传神,栩栩如生。
相传,宋朝年间,朝廷下旨要在晋祠内修建圣母殿,按照朝廷的旨意,圣母殿内还要摆放43尊塑像。眼看着朝廷限期交工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工匠们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来,大家焦急万分却又不知所措。突然有一天,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闲庭信步地来到了工地上。老人旁若无人地摆弄起工地上的碎木料,只见他将这些木料左一搭,右一搭地拼接起来,最后竟搭起一座小小的圣母殿模型,更绝妙的是,这座圣母殿模型内竟没有一根柱子,老人巧妙地将整座殿宇的受力点放在圣母殿四周的廊柱和檐柱上了。工匠们看到这个模型兴奋万分,他们决定就按照这个模型来修建圣母殿,本来想感谢一下这位老人的帮助,可是老人却再也杳无音信了。有人说,这位老人是古代木匠鼻祖鲁班显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线索来自鱼沼水下。1953年维修鱼沼飞梁时,发现两块支撑飞梁立柱的底座,是同一块金泰和八年石碑上凿下来的两个残片,碑上清楚地刻着 旧制唐叔祠于其南向,至宋天圣中改封汾东王。按旧制两字推断,天圣中这次封号以前,唐叔虞祠早已在朝南的位置重新建造完成。
碑文接着写道又复建水郎祠于其西,至熙宁中,加昭济圣母,今圣母殿是也,这就证明,唐叔虞祠建造完成若干年后,到天圣年间,在唐叔虞祠西原先正殿的位置,重建了正殿,塑造了圣母像。又过了五十年左右,正式加封昭济圣母。
金朝在北宋后不远,这个碑文将迁址重建唐叔虞祠、正殿原址建圣母殿一事记载的较为详尽,但其中原委仍是一个谜。
小店区有两位成天钻在古书堆里的老先生袁汉城和王剑霓,都已年逾古稀,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宋朝宫廷档案《宋会要辑稿》中,找到两封有关晋祠的重要诏书,一封记载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四月诏:平晋县唐叔虞祠,庙宇摧圮,池沼湮塞……宜令本州完葺。另一封于六年后天禧元年又诏:(叔虞祠)每岁施利钱物委官监掌。其银铜真珠并以输官,自馀估值出市,以备修庙供神之用。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赵光义攻克并烧毁晋阳城三十二年后,建造落成二十七年的唐叔虞祠被意外地摧圮,以致散落物将池沼即鱼沼湮塞。以能够湮塞鱼沼所需填充物的量推断,只能是唐叔虞祠被摧圮轰然倒地。天禧元年的诏书又证明了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极为巨大,诏令当地妥善解决修庙资金。
这显然是一次极为巨大的灾难,什么力量能够摧圮这座规模巨大的木构建筑呢?圣母殿南墙根罗洪先的碑上对此透露了重要线索。碑文只有四句,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我们可从中猜其大意:与悬瓮山有关的事是一脉清的,由于龙蟠虎伏,即政权势力的原因只能隐去真相;水飘火劫即赵光义烧毁后又放水冲刷晋阳城,山移步则特指悬瓮山滑坡造成的灾难;灾难发生五十年之际帝母临。
如此看来,晋阳城水飘火劫后五十年内,发生过山移步即悬瓮山滑坡,这与大中祥符四年的诏书内容联系起来,就能相互印证。显然是一次悬瓮山滑坡摧圮了唐叔虞祠,而滑坡的时间即大中祥符四年。
罗洪先是明嘉靖八年的翰林院撰修、宰相严嵩的儿女亲家,官场失意后曾来晋祠,在晋祠会仙桥遇到一位美貌女子,女子回避,罗紧追至悬瓮山下,遇到山移步,罗以为是仙女作法,会仙桥由此得名,故事也流传至今。以罗洪先的官场背景与文化素养,他的故事极有价值,我们能够从中解读一个有效信息,即罗洪先也遇到一次悬瓮山滑坡。而题诗记载的正殿建造时间,即晋阳城毁灭恰好五十年之际 帝母临,屈指算来,建正殿时间就是天圣六年,正合天圣中之记载。
据统计,至罗洪先题诗之前,晋祠至少遭遇六次大地震,其中一次损毁了晋祠附近的惠明寺舍利塔,碑铭记载咸平二年三月壬戌,大震电风,寺塔灾。六年,朝廷遣内侍王守真等发诸州兵一千三百人修之。景德三年七月塔成。这次地震与摧圮唐叔虞祠是不是同一次呢?
咸平二年地震摧毁惠明寺塔,与大中祥符四年摧圮唐叔虞祠间隔七年,而且前一次官兵出动一千三百人,三年才修成。如果是同一次,朝廷应该及时下诏,也应该首先修建唐叔虞祠。因此,摧圮唐叔虞祠的显然不是那次地震。
悬瓮山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