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其诊断许文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麻疹/脊灰实验室2009-03-30“阜阳13例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疫情概况”病例高度散发不具有传染性,可能为感染性疾病没有疹子或疹子不典型以“重症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大部分入院几小时-2天死亡病因不明EV71感染中枢 神经系统引起的 心肺衰竭阜阳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原学鉴定4月18,中国CDC组织专家组分析判定病原和实验室检测方向为=HEV71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证实4月23日EV71是此次疾病的主要致病原2008.05.02手足口病第38种需上报的传染性疾病51234手足口病皮疹分布 1. 颊粘膜和手指; 2. 手掌 3. 足底 4. 唇粘膜 5.咽峡炎2008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报告人数传染病疫情网络数据库统计分析总共报告489073例病例,发病率为37.01/100,000严重病例1165例 ,占报告病例数的 0.24 % 死亡126例,死亡率为0.0095/100,000,死亡病例占总病例 0.26‰人肠道病毒简介和分类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成员,主要在肠道内复制, 但可感染各个系统和器官。单正链的无包膜RNA病毒,RNA有感染性。小球形病毒(~ 30 nm), 20面体对称结构。衣壳有VP1-VP4四种蛋白,VP1-VP3分布在表面,VP4与内部RNA结合。与鼻病毒不同的是,它们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胞浆增殖,有明显CPE,破胞释放。引起多种疾病: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损伤、手足口病,结膜炎,皮疹等。人肠道病毒的毒粒结构~30nm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Courtesy of Linda M. Stannar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A.h人肠道病毒发现的历史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将标本接种至猴子体内,1909年首次鉴定出该病毒,1949年,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增殖病毒,为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柯萨奇病毒:1948年在美国纽约Coxsackie镇,将两名麻痹患儿的标本接种至乳鼠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组病毒定名为柯萨奇病毒。根据它们在乳鼠上产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在细胞培养上的能力,分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1951年在一名无症状的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在细胞培养上可以造成致细胞病变,但对乳鼠和灵长类动物不致病。新肠道病毒:后来,新发现的病毒被按照序号命名(69~71),最近,已经命名至102型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 粪-口途径传播: 唾液与粪便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水洗排毒直接、间接接触(院内)盘子休闲、娱乐 门把手河流灌溉海产品污水处理厂海洋环境因素影响经水传播的病原体针对 脊灰病毒、NPEV、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肝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HFMD在全球广泛流行,无明显的地域分布。之后世界各地均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发热, 不适, 咽喉肿痛, 口腔、手、脚侧面及掌心、屁股出现小泡传染性极高病程约1周HFMD的病原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其中包括 CoxA5,A10, A16, A19, EV71,以及部分埃可病毒和柯萨 奇B组病毒, 以CoxA16 和 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唾液与粪便;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 接触传播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疱疹破溃后病毒排出。 HFMD为全球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分布, 但 近年EV71在东南亚一带流行, 引起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 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以 CoxA16为主,2008年,CoxA16 和EV71 共循环引起手 足口病爆发, EV71在大部分省市为优势病毒。 肠道病毒CoxA16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HFMD,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之后世界各地均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等引起的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A组肠道病毒。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1974年Schmidt等首次发表从美国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