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SI网络模型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 层、应用层 L1代表layer 1就是物理层L2是数据链路层L3是网络层丄2也就是 我们所说 的接入层 0SI模型 0SI/RM 即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ee Model 开放系统 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幵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 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 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 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 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 IBM的结构,只能 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 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 系结构,称 为 开放系统互联 模型(0SI参考,open system in terc onn ecti on ) OSI参考模型表格 具体7层 数据格式 功能与连接方式 典型设备 应用层Applica tio n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 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Prese nt ati on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 数据压缩 会话层Sessi on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Tran spo rt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 Segmen) 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 一个特疋的应用程序(端 口号) 网络层Network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 包 Packet 基于网络层地址(IP地 址)进行不同网络系统间 的路径选择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Dat a Li nk 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 据帧Frame 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 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来寻 址 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Physical 传输比特(bit )流 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 连接 网卡、中继器 和集线器 OS I的设计目的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 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 0SI是在一个备受尊 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 这个组织就是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什么是OSI, 0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 系 统互联参考模型。在 0SI岀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 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DEC公司的DNA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 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注意不要与0SI搞混)于1981 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ee Model, OS 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 (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 (Tran sport Layer), 会话层(Sessi on Layer ),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至U 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 la 00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 la 0 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 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0SI的全部七 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 中继器与中继 器 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 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 进行的,不能在不对 称层次 上进行通信。 OSI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 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 0SI中,采用了 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肚义,协议规格说明。 为方便记忆可以将七层从高到低视为: 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 ng.每一个大写字母与七层名称头一个字母相对应。 0SI划分层次的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 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 0SI/RM分层结构 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