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患儿的护理课件辑].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套叠患儿的护理 1 了解肠套叠的定义 学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习 目 标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 掌握肠套叠护理措施 2 定义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 内引起的肠梗阻。 ? 本症状是 婴儿期 最 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 3 肠套叠的分类及发病率 ? ? ? 肠套叠分为 急性肠套叠 和 慢性肠套叠 两种。 急性肠套叠 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 1 岁以内多见,占 60%~65% ,以 4~10 个月婴儿多见, 2 岁以后随着年龄增 长发病逐年减少, 5 岁罕见。男女之比为 2~3:1 。四季 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与此时期上呼吸道炎 症和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另一点多发生于营养状况 良好,身体肥胖的 小儿。 慢性肠套叠 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 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4 病因 ? ? 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饮食改变 ,对生后 4~10 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 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 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 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 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 动已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 5 病因 ? ? ? 病毒感染 ,国内有报道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 病毒感染有关。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 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 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遗传因素 ,近年来报道肠套叠有家族发病史。 6 临床表现 7 婴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 者多见。 ? 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 <2 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 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 ? 1. 阵发性哭闹不安: 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 15 — 30 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 被牵拉 ,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 90% 以上。 ? 其他疼痛表现:神萎 、面色发白 、痉挛 ? 8 ? 2. 呕吐 : 早期症状之一 , 发生率 >90% 。呕吐物早期为乳汁, 稍后带有胆汁 , 晚期为粪质。 ? 3. 便血 :果酱色血便,发生率> 80 %,发生在疾病开始后 8 ~ 12 小时。 ? 4. 肛门指诊: 肛指检查对早期发现和帮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9 ? 5. 腹部肿块: 腊肠样包块,约 70 ~ 80 %, 随 疾病不同时期肿块位置发生改变,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 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6. 全身情况: 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 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 10 诊断 ? 1. 根据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 : 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 、 肠样肿块 。 一个或两个症状均要考虑该病,三个可确诊。 ? 2. 对不明原因 婴儿哭闹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便血 尚未发生时可作 直肠指检 ,观察指套上有无血便。 11 辅助检查 ? ? ? 12 1. 腹部超声: 为首选检查方法,通过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 确定诊断,并可通过监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的全过程完 成治疗。在横断面上显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 面呈“套筒”征 。 2. 空气灌肠: 用 50-60mmHg(8.0kPa) 压力灌肠,气柱前端 形成“杯口影”、“钳状阴影”或“葫芦状”“哑铃 状”“球形”等。 3. 腹部 CT 和放射性核素消化道扫描检查: 对临床怀疑继发性肠套叠患儿有一定参考价值,如消化道 重复畸形和梅克尔憩室。 治疗 13 ? 小儿急性肠套叠分为 非手术治疗法 和 手术疗法 两种。 (一)非手术治疗法 - 空气灌肠复位法 1. 适应症: ? 病程 <48 小时而全身情况好的病例 14 ? 2. 实施实施方法:术前注射阿托品、鲁米那;灌气压力从 60mmHg 开始, 逐渐加压,最高可达 100mmHg ;透视下见肿块阴影逐渐缩小直至完全 消失, 大量气体进入小肠。 (爆破样充气) 15 ? ? ? ? ? ? 3. 复位的判定: 拔管后排出大量臭气和粘液血便。 病儿安静,不再阵发性哭闹。 腹部原有肿块不能再触及。必要时 B 超。 碳剂试验:口服 0.5~1g 活性碳,于 6~8 小时后排便时出现。 空灌复位率可达 90% 以上,并发症为肠穿孔。 16 ? (二)手术疗法 1. 适应症 空气灌肠未成功者;小肠套叠; 晚期肠套 ? ? 2. 术前准备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输血、 给氧、退热等。 17 护理措施 ? ? ? ? ? 1. 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如患儿仍然烦躁不 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 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