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讲义.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 度 经 济 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王焕祥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flwhx@163.com 参考教材:[德]柯武刚 史漫飞 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导 论;第一章引论:制度何以重要;1.2经济增长的记录 ; ; 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经济学家强调资本(K)对于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他们假设增长依赖于资本积累。 在1950年代,随着国民生产函数概念的提出,经济学家认为劳动(L)技术(TEC)的投入预期产量之间有一定关系。 在196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强调更好的教育和技能培训(SK)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随着1960年代的逐渐逝去,其他观察者们强调自然资源对增长的贡献。 国民产品的结构突出了一个事实,结构变迁( △STR)是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以后人们又发现在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民主经济制度在固化经济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1970年代里,经济理论家们吸收了诸如约瑟夫·熊彼特(1998~1950年)和经济学中的奥地利学派学者在本世纪所做的工作他们曾认为企业家在经济进步 中有推动作用。 经验研究表明,恰当的制度是增长的必要前提,但不是充分前提。 ;第二章 定义:经济学、制度、秩序与政策;2.2当代制度经济学的先驱 2.2.1苏格兰启蒙思想家 18世纪苏格兰的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如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亚当·斯密,都懂得制度的极端重要性。亚当·斯密著名的“无形之手”机制,亚当·弗格森强调制度与时俱进。 2.2.2奥地利学派 他们的贡献在于将对制度的分析置于人类的有限知识以及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语境之中。制度经济学受到了奥地利学派的有力推动尤其是卡尔·门格尔和路德维格·冯·米塞斯的贡献。 2.2.3 Ordo 自由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其他渊源 关注制度的另一个经济学和法学传统是弗莱堡学派,有时也称德国ordo自由注意学派 。它一直受到沃尔特·奥肯·和弗兰茨·贝姆的推动。他们揭示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和??粹德国时期基本规则败坏所导致的有害结果。;第三章 人类行为; 3.1.2知识与协调 知识由保留在人脑海中的符号和关系构成。可以被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被正式地交流,但知识也可以由非可言传知识构成——非正规、琐碎的知识,往往高度复杂并特定于地点、环境和时间——非可言传知识通过实践才能恰当的获得。许多恰当的知识是在不言而喻中形成,它们往往被称为诀窍。它要靠模仿各种惯例来获得。 事实上我们头脑中所学的知识是演化选择的结果。知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人们的决大部分知识来自通功易事过程,即他人相互交往以及思想和资产的交换。 新知识经常产生于边际性适应和既有知识变化。当人们相互交往时,会在这里那里出现许多创新性进步。 ; 3.1.3知识的分类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非可言传知识和可言传知识。 3.2 行为类型、认知和有限理性:诠释现实 3.2.1符号和想象 通过给符号附加意义并将它们联系起来,我们获得一种“世界观”并诠释我们周围的现实,一个人可以用“映象”来发言。象征构成了我们所获知识和信息的最大部分,它常常影响着最基本的行为类型。; 3.2.2信息悖论 有一个问题是人们把信息搜寻进行到哪一点为止:是预期的边际成本等于预期效益的那一点,还是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可能足以作出决策的那一点?答案是,个人在获得信息之前不可能了解获取某类信息的预期成本和收益,所以他们不可能从尚未到手的知识中获得最大化的净收益。矛盾的是,个人在获得某条信息之前是需要它的。这一逻辑点被称为“信息悖论”。 ;3.3动力机制:爱、命令或自我利益 3.3.1三种动力 第一种动力机制能在诸如家庭、小部族和朋友圈子一类小群体中有效的起作用。 第二种动力机制是强制,它适用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为他人利益进行生产的场合。 第三种可能的动力机制是自利。它可以通过像市场中的自愿交换那样的方式起作用。 ;3.4委托——代理问题 每当人们按他人要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