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7《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pptVIP

苏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7《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7 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 2021/6/20 考点解读 从2015年开始,全国卷开始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文本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均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3分,一般选择不正确的一项。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它既考查了文化知识,又考查了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涉及了古代科举、官职、称谓、姓名、地理知识等。2018版“高考考试大纲”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内容。对此考点的考查在未来几年的高考中将会延续下去,因此在备考中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复习不容忽视。 * 2021/6/20 真题对接 1.(2018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2021/6/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 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 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 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解析:C 践:踩,践踏。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古代帝王即位。 * 2021/6/20 2.(2018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2021/6/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 “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 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 国都。 解析:D D项,“京”单用时,可以指国都。但“师”单用时,没有国都的 义项。 * 2021/6/20 3.(2018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2021/6/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C “尹”是官的通称,如令尹、京兆尹等。而不是知府的简称。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地位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百官之首——相。 * 2021/6/20 解题指津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总结延伸 一轮复习时,对古代文化知识,先要做到紧扣教材。多关注课下注释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课本附录部分的专题知识介绍、文本中涉及的重要文化知识,要及时分条目归纳总结,并做合理拓展延伸,做到篇篇归纳,册册总结。 如: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归纳“古代官职、爵位”“称谓”;复习《荆轲刺秦王》时,可补充古代音乐知识;复习《鸿门宴》时,可总结古代地名、座次 规则。 * 2021/6/20 2.强化训练,随题整理,建立资源库 做好教材复习、梳理的同时,适量的训练必不可少。充分利用平时的训练文本,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随题整理的同时,还要有随文梳理的习惯,关注文本中是否还有其他文化知识,集腋成裘,逐步建立自己的古代文化知识资源库。 如:本专题“真题体验”环节中的【文海拾贝】栏目对文本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的整理。 3.活学活用,善于联想,学会迁移 积累的目的之一在于会用,高考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有很多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做题时需要有联想课内知识的习惯,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调出来。 如:2016年全国Ⅱ卷第5题B项考查了“陛下”,可联想《荆轲刺秦王》中“至陛下”一句,课文注释对“陛”的解释是:殿前的台阶。 * 2021/6/20 4.树立语境意识,前后勾连,明确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往往考查其语境义。因此,做题时不能抛开该词语所处的语境。若仅凭经验、感觉就草草做出判断,有可能出现失误。 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5题C项考查了“有司”,可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召有司案图”一句,课文注释对“有司”的解释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而选项中恰恰有“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根据具体语境可知:“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果不仔细辨析语境义,很容易出错。 * 2021/6/20 巩固训练 【温馨提示】八类古代文化知识梳理见分册《高考知识必备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